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1.X是褒义词
像“漂亮、乐观、有趣、积极、勇敢、亲切、聪明、可爱、伟大、整洁”等含有明显赞许和褒扬色彩的褒义词,是最容易进入“没有”句的。例如:
18有人说,我的作品没有战前的那样好了。(《老舍杂文集》第14卷)
19你太让我失望了,看来你的心灵没有你的外表那么美,在我眼里你丑了———还不如她。(王朔《一点正经没有》)
认知学认为,语义是主观和客观的结合,研究语义总要涉及人的主观看法或因素。人在时,往往是美好的、漂亮的、有欣赏价值的事物,更容易引起积极的反应和心理的认同,所以在比较的时候,人们往往愿意比较美好的方面。比如在比较两个人的外貌时,我们一般不说“小张没有小王难看”,而说“小王没有小张漂亮”。这样,就使得褒义词比贬义词更容易进入“没有”句充当X。
2.X是中性词
这种情况是比较复杂的,特别是有些量度形容词[10],它们在使用过程中,也往往是表示量大的一类词的使用频率比表示量小的一类词使用频率要高。这是和人们的认知心理分不开的。一般来说,量度形容词并无褒贬之分。根据不对称和标记理论,在表示量度时,表示“量大”和“量小”的两类形容词是不对称的。如果我们说:
20A没有B高。这仅仅是两个人在身高上作比较。关于A和B的身高,实际情况有三种:一种是A矮B高;一种是A矮B也矮,但是B比A高一点;一种是A和B都很高,但是B更高。但如果我们说:
21A没有B矮。这句话的预设义一定是:A和B都矮,而且一定是在特殊的语境中才会这样说,比如在谈论A和B到底谁更矮的时候。因此,这里,“高”不是仅仅指“个子高”,而是指身高,即“高矮”。而“矮”则仅仅指“个子矮”。
但这并不是说就一定没有“量小”类的量度形容词在“没有”句中出现,如:
22但是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而且终日坐着,我也从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鲁迅《呐喊》)
23洞庭湖没有这般小。(余秋雨《洞庭一角》)3.X是贬义词也有许多贬义词是可以充当X的,如:
24他们可没有像你说得那么卑贱,随便,与乱七八糟!
25大姐年轻时可没有现在这么不讲理。通过频率可以发现,在“没有”句中,由贬义词充当X的情况不是太多,且往往表达说话人一种强烈的主观感情倾向,即对B的极大否定或贬斥。
三、“没有”句的语用倾向
X的语义类型的多样性决定了整个“没有”句的语用倾向的多样性。
(一)当X为褒义词时,否A褒B
当X为褒义词时,一般表示的是对A否定和对B的褒扬,可简单概括为:否A褒B,表意侧重点一般都倾向于B。如:
26赵妈妈,我想,芦根也许没有枸杞子好,枸杞子才是最好的。(竹林《女巫》)
27文绉绉的语言毕竟没有人民嘴里历来的语言那么新鲜、生动、活泼。
(二)当X为贬义词时,贬B
当X为贬义词时,一般表达的是说话人对B的极大否定或贬斥。至于是不是肯定或者褒扬A,则不一定。可以概括为:贬B。表意侧重点一般都倾向于A。如前例24、25,在否定和贬斥B(“你说的”和“现在”)同时,是对A(“他们”和“年轻时”)的肯定,而前例16d,则既否定了B,也没有肯定A。
(三)当X为中性词时,不确定
中性词充当比较结果的语用倾向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仅仅是对A和B作客观量度的比较,这时候说话人往往不带主观色彩,仅作客观评价,如例
20(A没有B高);还有一种就是带有对A或B的否定或贬斥,这要看要看说话人当时所在的场合而定,如前例
22,这个句子的两个X,一个是表示量大的“高”,一个是表示量小的“薄”,但是两个都是对B(B指的是“现在”但是在这里隐略了,由“那么”指代)的否定。
(四)特殊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在“没有”句中,当B项具有某种性质的极限程度时,表意侧重点总是在B,如:
28小时候,我看过许多新娘子,总觉得哪个新娘也没有眉嫂漂亮。(叶文玲《正是桑叶青青时》)
29但是哪一次也没有这次因黄河大决口而迁徙的多,哪一次也没有一个政府对她的人民这样不负责任。(李准《黄河东流去》)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