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当代汉语网络语言及争议简析(1)

2014-06-22 01:01
导读:语言文学论文毕业论文,当代汉语网络语言及争议简析(1)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不知不觉中。“顶”“沙发”等新生词
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不知不觉中。“顶”“沙发”等新生词汇就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甚至一些字母、数字、标点等特殊语汇:如“FT”、“ID”、“94”、“88”、“:”)等,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面对越来越多的新生词汇,很多人担心,汉语的纯洁性将会因此受影响,并认为它们是对传统语言的破坏、颠覆。不过,也有很多专家认为,这些新生词语是汉语在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对传统汉语的丰富。
  关键词:网络语言;词汇;争议
  
  随着中国加入WTO,在提高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压力下,文化机制开始了大转轨。运用电子技术的数字化复制、传播的方式日益普遍,将部分纸张印刷文化嬗变为电子网络传播文化,网络文化就在这种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网络文化是当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产物,它大大超越了影视文化的特性,是一种在网络上声情融通、图文并茂、随缘演化的超级媒体。网络文化突破了传统文化的时空界限,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空间与生活方式,它创造的虚拟空间,使人们可以在信息化、数字化的虚拟“实在”中体验人生,创造自我和沟通未来。于是,在交往与对话中,网民的个体自由和主体意识大为增强,其突出的外化表现就是网络语言大行其道。
  网络语言实质上也是一种特殊的词汇,作为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汇足语言的一大要素,而当社会的发展直接影响语言演变的时候,词汇则往往是首当其冲地受到了社会发展的影响。
  斯大林曾经明确地指出:“语言,主要是它的词汇,是处在差不多不断改变的状态中。工业和农业的不断发展,商业和运输业的不断发展,技术和科学的不断发展,就要求语言用工作需要的新的词和新的语来充实它的词汇,语言也就直接反映这种需要,用新的词充实自己的词汇,并改进自己的文法构造。”而经常使用网络语言的人群中,青少年学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因而,认识并合理地对待网络语言,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任务。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一、汉语网络语言的分类
  
  1.缩略语
  第一种是用拼音代替文字,如MM——妹妹、美眉;GG——哥哥;DD——弟弟;SJB——神经病;PMP——拍马屁;MPJ——马屁精;PLMM——漂亮美眉;XDJM——兄弟姐妹;PFPF——佩服佩服;BT——变态;SL——色狼;BL——玻璃,不是指一种易碎品,而是同性恋;BC——白痴;BD——笨蛋;RY——人妖;LM——流氓;JJWW——唧唧歪歪,指人说话的样子;蛋白质——BD BC SJB(神经病)。
  第二种是用数字代替文字,如4242——是啊是啊;847——别生气;987——就不去,就不去;886/88——再见;9494——就是就是;74——去死;771——亲亲你;881——抱抱你;7456——死我了;55555——哭。
  现代人生活在一个从未有过的色彩斑斓而又节奏快捷的氛围里,紧张的工作、放松的期望使得人们不仅要求新奇的语言形式进行交际,而且要求交际的符号越简便、越省时、越省力越好。很多新词、新用法大多是对原词的缩略,因为这样能够减少击键的次数。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
  
  2.谐音类
  稀饭——喜欢;果酱——过奖;酱紫——这样子;粉——很,非常;表——不要,比如表太好,就是“不要太好”的意思;新蚊连啵——被无数蚊子咬了;FT——分特(faint的简称),晕倒;木油——没有;爱老虎油——I love U(我爱你);斑竹——版主:楼猪——楼主:偶——我。
  现代人的思想意识具有追新、追奇、追时尚和追个性的心理,甚至连饮食、服饰也要求与众不同,在这种心理支配下,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而全球化进程的加剧、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大势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活跃了人们的思想,过去那种循规蹈矩、千篇一律的状况被打破了。这种变化充分地反映到网络交际的过程当中。而谐音类网络语言则是这一反映的最好明证。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3.英语
上一篇:谈面子保全论视角下的唠叨言语交际(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