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文学与消费文化语境中经典的命运(1)(4)
2014-07-03 01:03
导读:3. 缓解成人心理压力说。有专家指出, 从某种角度来说,“戏说”、“大话”、“ 胡写”是一种成人的故意“童稚化”。“大话”就是吹牛说瞎话, 而说瞎话
3. 缓解成人心理压力说。有专家指出, 从某种角度来说,“戏说”、“大话”、“ 胡写”是一种成人的故意“童稚化”。“大话”就是吹牛说瞎话, 而说瞎话常常是儿童天真烂漫、想像力丰富的表现。当今社会紧张的节奏和激烈的竞争环境, 给一些成年人和正在走向成年的人造成了过大的心理压力, 他们可以通过创作、阅读这种“戏说”、“大话”、“ 胡写”来缓解生活中的压力, 重温自己幼时无忧无虑的时光, 获得愉快轻松的心态。作者林长治自己也持这种观点:“无厘头文化是一种让人轻松并爆笑的文化, 它在压力如此大的社会很有发展前景”,“《Q 版语文》本来就是写给那些压力大的人看的, 想让他们在紧张工作、学习之余身心能得到
放松”⑥。这种解释同样是一种抽象的
心理学解释, 它所突出的社会环境——现代人的生活节奏的紧张—— 没有能够切中当代中国的特殊性。我们完全可以这样反问: 世界上其他许多国家当代人的生活节奏同样非常紧张, 为什么没有生产出中国特色的大话文学呢?或者即使有类似大话文学的东西, 也不能像在中国这样风行呢?
我认为, 大话文艺与大话文化表现了一种极度的颠覆权威和偶像的态度, 它的流行可以看做是当代人, 特别是青年人一种非常典型的文化心态: 世界上没有神圣, 也没有权威与偶像; 一切都可以戏说、颠覆、亵玩, 不但文学的权威、政治的权威、意识形态的权威是这样, 就是宗教的权威也是如此。这种对神圣、权威的态度本身虽然不指向某种特定的官方主流话语, 却使得任何对于主流话语的盲目迷信成为不可能。所以, 大话文学及其所代表的大话式精神姿态一旦流行起来, 无论是对目前的主流文化, 还是对今后的权威话语建构, 无疑都是釜底抽薪之举。当一个人说“我们不应该相信一切”的时候, 他虽然没有具体说我们应该怀疑什么, 但是任何具体的真理、价值却都已经逻辑地包含在怀疑与颠覆之列。我们不能不承认: 这种精神对于防止盲从和迷信是有意义的, 尤其是对“ 文革”权威话语与偶像崇拜仍然心有余悸的知识分子来说, 大话精神当然具有积极或进步意义, 它未尝不能说是80 年代思想解放运动的成果之一。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中国大学排名
意识形态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思潮
文学性:现代内涵及其当代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