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语言文本的三重语境(1)(4)
2014-07-18 01:09
导读:从语言随社会文化变化而变化的过程,我们可以发现语言最先体认了社会文化的变化,社会文化也体认了语言的变化,语言与文化相互体认。 二、 文学语
从语言随社会文化变化而变化的过程,我们可以发现语言最先体认了社会文化的变化,社会文化也体认了语言的变化,语言与文化相互体认。
二、 文学语言与社会文化的互动、互构
文学语言不但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而变迁,而且文学语言文本与社会文化文本是互动、互构的。互动是说它们彼此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构是说它们相互生成新的景观与价值。这可以从以下两点来说明:
第一,文学语言的词语与不同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互构。词语是语言的要素,词语也最能体现不同的社会文化思想。以中国古代社会的儒、道、释三家词语在文学中的运用看,文学语言的词语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动与互构的关系。
中国古代文化是儒、道、释的分立与互补。所谓“分立”,就是儒道释三家的“道”不同,是不容混淆的。所谓“互补”,就是儒释道三家的相互融合,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特殊状况,儒道释互补体现在古代社会士人的价值选择上,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进退自如。但是无论他们是达是穷,都能做诗。于是“达”的时候可以做“兼济天下”的诗,穷的时候则可以做“独善其身”的诗,要是出家当居士、法师去修炼,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起码山林、流水、美丽的风景,那一尘不染的净地,不但都被他们占去,而且还可以做出优美的山水田园诗。
儒家士人做的诗,采集了表现儒家思想与感情的语词。举例而言: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丕:《赠白马王彪》)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感遇》)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纯。(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杜甫:《赠卫八处士》)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封侯早归来,莫作弦上箭。(李贺:《休洗红》)
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杜荀鹤:《再经胡城县》)
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欧阳修:《浪淘沙》)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夜泊水村》)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赵孟┱滓常骸对蓝跬跄埂罚
以上仅是信奉儒家的诗人的一些诗句,但是仍可以看到像“志”、“壮心”、“丈夫”、“四海”、“万里”、“比邻”、“美人”、“君”、“尧舜”、“风俗”、“离家”、“登科”、“春风得意”、“封侯”、“报国”、“县宰”、“朱绂”、“死”、“丹心”、“汗青”、“君臣”、“社稷”、“旌旗”、“父老”等从儒家文化中衍生出来的词语,最容易进入儒家诗人的作品中。儒家思想积极入世,追求仕途经济,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所以家国情怀、讽谏美刺、追求功名、离家别舍、友朋聚散等就是儒家诗歌最重要的一些主题。不难看出,这些词语为儒家文化的产物,反过来其又为儒家文化增添内涵,这就是文学语言的词语与儒家文化之间的互动、互构。所谓“互动”就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谓“互构”,就是互相增益、互相叠加,你为我增光,我为你添彩。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童庆炳
《抱朴子内篇》中的助动词“敢”
当代汉语词汇研究之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