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三、文学使命变迁的策略与建议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外在审美反映形式,是审美的社会意识形态……文学通过人们的思想感情的变迁,进而对现实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4][4]作为一种体现人类审美体验的意识形态,审美作用是文学最基本的功能,而文学的教育功能、娱乐功能都必须以审美作用为前提,必须在文学的审美功能之中才能得到体现。对于作家来说,文学描写并不意味着对文学客体的纯客观的照本宣科的复制和提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作家必须结合自身的创作实践,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时代意识,要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实际,以社会和百姓需求为目标,深入社会生活和百姓中间,寻找创作灵感,然后在此基础上,创作出能够充分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和百姓生活变迁的具备相当内涵的文学作品,为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这才是新时代文学应该所应承担的使命!陈少慈的《潮汕赋》反映了潮汕悠久的人文历史和社会文化发展成果,在潮汕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推介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得到了经济和文化界的重视,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通过《潮汕赋》,更多的人们了解了潮汕,喜欢上潮汕这片神奇的土地。毫不夸张地说,《潮汕赋》已成为潮汕经济文化的一张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在促进潮汕地区旅游事业、文化交流、招商引资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不但如此,《潮汕赋》还在当地引发了一股新的诗词爱好热,让那些在“名利场上苦苦挣扎的人们”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韵味,从某种意义上改变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看法,成为新形势下助推国学复兴的一面大纛。而这些,正是《潮汕赋》所反映的文学使命,而当前文学界和文学家缺乏的正是这种深入反映社会经济生活和文化变革的厚重的使命感。作为政府和文学专业团体,应该主动搭建舞台,给文学家提供“唱戏”的机会,通过定期召开传统文学创作研讨等方式,创造条件促进文学家与社会各阶层的接触,促进文学与社会经济生活的深层次融合,唯其如此,才能丰富文学家的创作经验和积累,使文学家的创作建立在更坚实的基础之上。如最近《光明日报》开设的“百城赋”专栏,重新弘扬了以赋写名景胜地的悠久文化传统,使赋这种古老的文体焕发了生机,激发了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创作激情,应该说这是一次有益的尝试。而最近全国各地一些旅游景点踊跃开展的诗词征文,一些地方政府主办的笔友交流活动也处于蓬勃发展中。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