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析证券内幕交易的心理分析及防范措施

2013-05-06 01:56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浅析证券内幕交易的心理分析及防范措施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论文关键词:内幕交易  心理分析  防范

论文关键词:内幕交易  心理分析  防范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借鉴心理学理论和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结合内幕交易的特点,从外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方面对内幕交易行为进行了心理分析。提出要改善社会风气,消除不良因素影响,加强公司治理,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大违规成本,严惩内幕交易行为。同时,内部人员还要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律意识。  
  内幕交易指知悉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利用所知悉的内幕信息,自己进行证券交易或泄露信息建议他人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我国《证券法》第75条规定:内幕信息是指证券交易活动中,涉及公司的经营、财务或者对该公司证券的市场价格有重大影响的尚未公开的信息,它具有以下特征:是尚未公开披露的信息;是真实、准确的信息;是与卜市公司讧E券价格有关的信息;是对证券价格有较大影响的价格敏感信息。尽管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对内幕交易行为的监管和防范,但内幕交易行为仍时有发生。我国内幕交易行为主要发生在公司收购、兼并以及蘑大合同过程中。Meulbroek(1992)的研究表明,美国等西方国家内幕交易案也主要发生在公司收购、兼并过程中。  
  一、内幕交易的心理特征及心理原因分析  
  内幕交易及其治理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个人与社会多方面的问题,是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一)内幕交易的心理特征  
  证券内幕交易是一种证券投机和欺诈交易行为,是证券犯罪的一种常见形态。它有别于其它经济犯罪,主要心理特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是认识心理特征。认识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和各种行为的前提。参与内幕交易的人员多有贪婪的欲求和钱权交易的观念、极端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的思想,看重物质利益。此外,他们自我评价过高,自以为只要手法高明,透露内幕信息和参与内幕交易难取证、难认定。显然,这是冒险侥幸心理在作祟。二是动机心理特征。内幕交易的参与者多是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对有关法律和规章制度也相当熟悉。但他们的物欲动机在巨额利润和跟风攀比的心理驱动下显得十分强烈,以至把阻碍动机如内疚感、社会声誉、查处和惩罚等压制下去,寻找种种“合理化”的理由进行自我安慰。三是职业人格特征。参与内幕交易的人员通常具有消极的职业人格特征,如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对企业和投资者不负责任的态度,以及对公平、公正、公开的证券市场原则和诚实信用的市场精神的错误认识;工作上的投机取巧,富于心计地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等等。四是职务优越感。身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地位高,他们往往通过权力结交各种关系,运用手中权力为亲戚或他人解决各种困难,因此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优越感。为使自己的生活水平达到与职务优越感相称的地步,他们就毫无顾忌地利用内幕信息进行内幕交易,牟取暴利。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内幕交易心理产生的原因 
  1.外部因素。第一,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氛围影响着人的心理和意识,且在不同层面和范围起着作用。当前,随着经济迅猛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社会环境中的各种消极因素也随之出现,如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权力腐败和诚信缺失等,这些是诱发内幕主体进行内幕交易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外在因素。主要体现在:一是近几年我国在两个文明建设中,有的偏重于物质文明建设而忽视了精神文明的发展,从而使社会精神文明处于失调状态,引起了社会性的病态心理如自私、虚荣、贪婪等。这些病态心理,诱发了部分内幕信息人员的贪婪行为。二是市场经济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如金钱至上的观念,使一些内幕信息人员产生对商品金钱“顶礼膜拜”的心理。 
  三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历史短暂,一些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不落实,也导致那些意志薄弱的内幕信息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实施内幕交易。第二,微观环境因素。个体生活的微观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工作环境和交往环境中的不利因素,更易直接导致内幕交易心理的产生。如,家庭成员的攀比心理比较强,需要进一步改善生活条件,这时利用内幕信息进行内幕交易的可能性就很大;又如,在一个治理水平较差,制度不健全的企业,有人通过不正当手段发了财,内幕主体也很难不受影响;再如,交上不正派的朋友,有时可能会有碍所谓朋友之情透露其掌握的公司内幕信息,从而产生违法违纪行为。 
  2.内在因素。内幕主体进行内幕交易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心理,其内幕交易心理轨迹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自身的社会经历和个性特点所决定。归纳起来,内幕主体实施内幕交易的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为了钱财,不择手段”的贪婪心理。“贪婪”这种病态心理,与正常的欲望相比,贪婪没有满足的时候,反而是愈满足,胃口就越大。贪婪心理是内幕主体进行内幕交易的共同心理特征,有这种不健康心理的人一旦掌握上市公司的内幕信息,有了暴富的机会,就将市场的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和诚实信用精神抛之脑后。

二是“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从众心理。从众心理主要表现为心理上对他人的追随和迎合,对自己的宽慰和谅解。他们会用“大家都这么干,别人能干我为什么不能干”来平衡参与内幕交易的心理。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尚不成熟,各种消息、传闻满天飞,内幕交易也较为普遍。在这样的环境下,具有随众心理的内幕人员就会浑水摸鱼,最终导致大捞一把心理动机的产生。三是“贪图享乐,寻求刺激”的攀比心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的生活方式。有的公司管理人员,不比工作比生活,工作上低标准、生活上“高要求”,住房比宽敞、请客比排场、车子比高档。在力所不能及时他们仍不愿降低消费标准,于是就抓住利用内幕信息实现其“一夜暴富”的机会。四是“重利轻法,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从犯罪学来说,侥幸心理是指犯罪人对自己能够逃避法律追究的自信想象或可能逃避法律制裁的赌注心理。怀有侥幸心理的人在“利”前面忘记了“法”。有些内幕主体钻法律的空子,认为只要自己算计得好,伪装得巧妙,事情办得隐蔽,利用内幕信息进行股票买卖就不会被发现。 

上一篇:关于我国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模式的框贺设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