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融资偏好分析(7)

2013-06-15 01:35
导读: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8,329.89 万元,同比减少1.82%;实现主营业务利润22,269.70 万元,同比减少3.32%;实现净利润7,262.44 万元,同比增加0.59%。 根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8,329.89 万元,同比减少1.82%;实现主营业务利润22,269.70 万元,同比减少3.32%;实现净利润7,262.44 万元,同比增加0.59%。
 根据该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所示,06年9月,6月,3月,05年12月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4.63%,35.32%,39.01%,35.37%,明显偏低;06年9月,6月,3月,05年12月流动负债比率分别为:97.74%,95.43%,95.05%,49.38%。流动负债居高的数据表明该上市公司缺乏长期资金,有短借长投的倾向。而短借长投会使公司更缺乏流动性,这又会导致公司采取权益融资。
 根据利润表所示,06年9月,6月,3月,05年12月公司普通股的股利分别占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6.52%,7.08%,0,3.20%。
 公司2005年度分红派息方案为:以公司2005年末总股本360,000,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1.00元人民币(含税,扣税后,个人股东、投资基金实际每10股派发0.90元现金)。
 截至2006年6月30日,公司非流通股东分别为公司前2大股东: 安徽海螺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占32.07%股份;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占9.43%股份。因此,非流通股占总股本的四成以上,为41.5%。而流通股中最大股东中国工商银行-国联安德盛小盘精选证券投资基金则只占公司3.55%的股份。
 截至2005年12月,公司内部人员均未持股。可见公司股东对经营者的激励不足。
 公司自1996年至2002年,配股居多,派息较少。甚至在2002年每10股转赠10股股份。2次派息,均为每10股派息1元(税后)。
 公司在1996年至2002年期间,公司共13次募集资金,募集投向变更6次,未变更7次。可见,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情况还是频繁出现的。
 
资料来源和参考文献:
1.佟岩 邹立:《资金的积聚——中国上市公司资金筹集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68~84页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2.宋承敏:《中国上市公司报告》,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125~145页
3.吴晓求:《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25~51页
4.李朝霞:《中国公司资本结构与融资工具》,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92~116页
5.李义超:《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91~121页
6.卢俊:《资本结构理论研究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75页
7.唐小纯:“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分析”,《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年报》,2006年3月第一期,17页~20页
8.耿润丽:“论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会计之友》,2006年第九期中,86~88页
9.向军:“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分析”,《经济师》,2007年第一期,101~115页
10.田婕:“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方式解析”,《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第5卷(第2期),148~149页
11.马逸斐:“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研究”,《财会研究》,2004年第10期,37~40页
12.王蓉:“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特征及其分析”,《今日科技》,2006年第一期,42~43页
13.黄少安 张岗:“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经济研究》,2001年第11期,12~27页
14.吴侨绥:“中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分析”,《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年第6期,100~101页
15.周伟贤 卢宇荣:“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问题研究”,《特区经济》,2006年7月,66~68页
16.陈玲:“资本结构、资本成本理论与资本市场”,《福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一期,37~41页
17.汤海溶:“资本结构理论与我国实证研究比较分析”,《商业现代化》,2006年6月(中旬刊)总第470期,42~43页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18.肖鹰 肖磊:“资本结构与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分析”,《商业现代化》,2006年3月(下旬刊)总第462期,152~153页
19.叶明霞 孙柏:“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合理性分析及政策建议”,《经济问题》,2006年第10期,50~52页
20.倪国柱:“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宁夏党校学报》,2006年9月第8卷第5期,45~47页
21.新浪财经网页  http://finance.sina.com.cn/
22.Haim Ben-Shahar,”The Capital Structure and the Cost of Capital: A Suggested Exposition”(The Journal of Finance ) Vol. 23, No. 4 (Sep., 1968), pp. 639-653
23.Frederick H. deB. Harris,"Capital Intensity and the Firm's Cost of Capital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 Vol. 70, No. 4 (Nov., 1988), pp. 587-594 24.Hussein H. Elsaid,”Non-Convertible Preferred Stock as a Financing Instrument 1950-1965: Comment”(The Journal of Finance ) Vol. 24, No. 5 (Dec., 1969), pp. 939-941
25.George E. Pinches,”Financing with Convertible Preferred Stock, 1960-1967: Reply”(The Journal of Finance ) Vol. 26, No. 1 (Mar., 1971), pp. 150-151
26.Robert S. Hansen; Claire Crutchley,”Corporate Earnings and Financings: An Empirical Analysis”(The Journal of Business) Vol. 63, No. 3 (Jul., 1990), pp. 347-371
27.Rahul Kochhar; Michael A. Hitt ,”Linking Corporate Strategy to Capital Structure: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Type and Source of Financing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19, No. 6 (Jun., 1998), pp. 601-610

上一篇:中国上市公司遵循SOX404条款的影响和应对方法 下一篇:独立董事引入后的冲突及其对董事会结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