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针对当前国际金融课程存在的问题和国际金融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更新趋势,提出应该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语言、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重新构建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体系。
关键词: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
一、教学目标改革
当前,金融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核心和枢纽。
国际金融作为国际贸易、跨国资本流动、国际技术合作和交流、国际劳务输出入的结算和融资手段,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尤其是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经济交往日益频繁,这就决定了今后经济领域对国际金融人才的需求将更加突出,国际金融人才的竞争也将日益激烈。而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高等院校在金融人才培养方面主要侧重于宏观金融方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成熟和发展,政府干预行为逐渐减少,宏观金融人才早已供过于求。因此,要不断改革和修正教学目标,在国际金融人才培养上突出时代特色,要侧重于国际金融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着重于人才的适用性、可塑性,尤其在当前国际金融交易电子化趋势下,更应该突出这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改革
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全球性的开放经济。当今国际间的一切经济交往都与国际收支、汇率决定、汇率制度、外汇储备、外汇风险管理、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货币制度等国际金融活动息息相关,这些问题也是国际金融学的核心内容。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参与世界经济的程度不断提高。而国际金融形势的不断变化,国际金融理论与实践创新更是层出不穷。这些都要求我们对国际金融的教学内容做出与时俱进的改革。
在国际金融教学内容的改革方面,主要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是做好教材的选择工作。
当前,我国国内国际金融教材版本很多、内容更新较快,基本上克服了过去国际金融教材内容陈旧或生搬硬套国外相关理论的现状。所以在选择国际金融教材时,在充分借鉴和参考国内外成熟和规范的国际金融教材的基础上,要按照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分别甄选。其次要做好配套教学辅助材料的编写工作。作为一名合格的国际金融教师,应将所教授的国际金融理论置身于与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接轨的国际化教学之中。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发展的动态前沿,不断充实最新的信息。因此,任课教师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认真编写国际金融课外阅读材料,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了解国际金融前瞻性的理论知识和最新的资讯;二是编写国际金融集。通过收集最新的国际金融优秀并编写成优秀,使学生对国际金融的理论知识有更深入地理解,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水平,为学生将来做好打好基础;三是编写国际金融英语阅读材料。较高的英语水平是国际金融学科人才的内在要求,在培养学生国际金融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同时,更要注意加强外语能力的培养,将学生打造成具备过硬专业知识和较高外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课堂教学,可以使同学系统、全面的掌握国际金融的理论知识。国际金融的课堂教学,我们应着力改变过去传统的老师讲课学生听课的这种教学方法,注意将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和开拓创新意识培养结合起来。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重视运用现代教育理念与技术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在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几种方式的结合:1、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于核心概念、基本理论以及分析问题所使用的主要方法等均设计出分层次的、逐步深入的甚至是具有学科前沿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在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案例式教学。对于已经发生的金融危机、汇率波动等实践性问题主要运用案例式教学,通过有针对性的案例分析来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在讲到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这一章时,我们可以结合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作为典型案例,分析国际投机资本与国际金融危机的关系,评价和分析危机发生国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与教训。
3、研究式教学。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指导学生利用学习国际金融的基本理论来研究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
4、小组式教学。诸如中国的国际收支问题、人民币汇率问题、国际储备适度规模及构成等问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形成作业,并在各个小组内进行详细分工,综合形成PPT结论,由小组代表在课堂上讲解分析结果并回答其他同学的提问,最终达到在讨论中完成该部分学习内容的深入分析。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考察学生收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水平,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巩固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语言改革
国际金融的基本理论和实践,以及当今国际金融理论前沿均产生于西方,很多经典的国际金融理论文献也是以英文的形式存在的。因此,双语教学应该是国际金融课程的内在要求。通过双语教学,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国际金融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对专业术语、基本知识能规范表达,同时能够灵活运用英语进行专业理论阐述,并通过各种媒体获取国际金融的最新知识和时事动态,从而提高学生国际金融的业务操作能力。
五、实践教学改革
学生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已成为用人单位和教育部门的共识,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中最为基本的实践要求。因此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