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关于国内商业银行风险偏好传导的几点思考(4)

2013-11-19 01:02
导读:在对国内商业风险偏好传导偏离的原因分析基础上,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解决传导偏离的具体对策: 一是确定较为规范的传导模式。对国内商

  在对国内商业风险偏好传导偏离的原因分析基础上,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解决传导偏离的具体对策:

  一是确定较为规范的传导模式。对国内商业银行风险偏好确定后的传导流程、传导途径和传导方式等进行明确,夯实制度基础,健全组织架构。制度基础体现了银行对风险偏好传导的一揽子安排,包括目标风险经营的控制点,详细具体的风险管控流程等;组织架构则直接影响了银行资源配置能力和响应能力,且通过职责分工的明确使风险偏好的传导上下畅通。

  二是建立畅通有效的传导渠道。风险偏好传导涉及国内商业银行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各个条线和各种产品,因此必须建立畅通有效的传导渠道。例如建立反馈渠道,将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传递到风险偏好的决策层;建立发布渠道,对发布风险偏好相关政策要求的文件进行详细解读,将风险偏好理念贯穿于执行的过程中;建立处理渠道,对一些符合整体风险偏好但与具体细则存在偶然性冲突的特殊个例实施快速处理等等。

  三是实施持续改进的传导方式。畅通有效的传导渠道解决的是表象问题,如反馈情况、加强宣传、应急处理等,但从根本上说,如果风险偏好本身存在共性偏差,就必须通过及时修订风险偏好来加以解决。需要说明的是,修订风险偏好并不仅仅是具体的政策、策略或规则,还包括风险偏好传导机制的各个环节和过程,以确保风险偏好通过持续改进的传导方式实现优化调整。

  四是构建严格追究的问责机制。国内商业银行在通过规范流程、改进技术提升风险偏好传导质量和效率时,不仅要考虑积极实施的方面,也必须兼顾消极应对甚至阳奉阴违的问题。对此,严密监控和严格追究成为必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绩效考核和激励约束对于风险偏好传导的重要作用,通过加大违规实现“整体最优”和“局部最优”的均衡。否则,再好的绩效考核办法、模型和工具,都无法解决蓄意违规的问题。

  2009年,是国内商业银行必须经受考验的一年。首先,熬过2OO8年的企业资金困境将在2OO9年上半年达到峰值,银行如何应对批量而至的逾期欠息问题;其次,相对宽松的信贷政策在年末年初的快速投放后如果回归计划控制,银行如何处理信贷结构的优化调整问题;第三,大批政府主导下的固定资产项目在短期内全面上马,银行如何做出冷静判断和准确选择的问题;第四,在世界主要体预期走低的大势影响下,银行如何迅速提升自身风险抵御能力的问题。上述四个方面实际上都是风险偏好的传导问题,即国内商业银行如何将风险偏好准确体现在风险测度、产品定价和风险处置等各个维度并保障其有效执行,从而通过上下一致的风险偏好传导,主动应对来势汹汹的经济危机考验。从这个意义上说,风险偏好的传导是商业银行跨经济周期稳健经营的关键。

  值得欣喜的是,国内商业银行和监管机构已经认识到风险偏好对于银行科学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国际业危机重重、银行风险面临新挑战的特殊阶段,国内商业银行应充分借鉴国际活跃银行的实践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尽快建立以风险偏好为核心的业务经营和风险管理体系,以政策和工具为主要载体,以组织架构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依托,将风险偏好有效传导至银行的业务经营和管理活动中,促进业务的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浅谈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