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分析(3)
2014-01-08 01:05
导读:(2)针对盲点完善现有的控制制度。建立业务控制制度,特别是针对其关键风险点应在实行全面资产负债的基础上设计专门的管理控制制度。同时,控制制度也
(2)针对盲点完善现有的控制制度。建立业务控制制度,特别是针对其关键风险点应在实行全面资产负债的基础上设计专门的管理控制制度。同时,控制制度也应按照规范化实行授权分则、监督制约,一层一层进行监管控制。再次,授信制度需要完善。根据业务经营活动的性质和功能,建立健全以法人授权授信为主要特征的内部授权、授信管理制度,完善统一授信制度,改进授信管理方法和手段,实现授信主体、授信形式、不同币种和授信对象的统一。
(3)重视新业务和新机构。要根据业务品种不断增加、进行海外扩张等新的问题组织相关部门,对相关制度进行重新评价,找出制度上的漏洞和缺陷, 并加以修订和完善, 使之更加符合客观实际。
2.健全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
(1)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培养风险评估意识。加强风险管控部门的职能,从组织机构和人员上保障风险评估活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同时在思想上培养人员的风险意识,规范其日常业务操作,提高法制观念,业务水平和观念,养成合规办事的习惯。
(2)新业务的风险评估要重视。要认清新业务带来的机遇和风险,学会在尽量减低风险的情况下扩大业务范围,并在整个过程中对风险进行识别,监测和报告,在实践中有效的处理方法。
(3)合力科学设计绩效考核指标,充分应用风控信息系统。指标体系要相互制约, 相互印证,借鉴国际上银行的先进经验,使得指标能涵盖范围较广,同时配套评价和预警系统,制定全面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报告程序,使之能准确,完整,安全地协助监控完成。
3.营造良好的内控
(1)进行产权改革和股份制改造,引入新的者。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是国有单一制,而要与国际接轨,适应发展的要求,就必须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使得产权主体多元化。在这个过程中,银行需要引入新的投资者,通过引入资质较好的战略投资者达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2)建立和完善与现代商业银行相适的内部治理结构。尽快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信贷管理委员会、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等, 保证决策的性和科学性,增强透明度。董事会在银行治理中占据最重要的位置,它不仅负责决定银行的长期,作出重大决策,批准各项制度还要监督内部控制。
(3)科学地设置内部组织结构,完善各级职责划分。按照精简、效能、相互制约的原则重新调整组织机构, 设置部门岗位, 并明确部门岗位职责, 分清责任。要减少管理层次, 按照市场的原则设置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要测算盈亏平衡点, 撤并重复设立的机构和长期亏损的机构。
四、结论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也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同时,这也是我国商业银行不断发展壮大,提升竞争力必须经历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要从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健全风险评估机制,营造良好内控环境等方面推进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保证商业银行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