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理论与启示(1)(2)

2014-05-04 01:04
导读:2. 银行产权改革面临经济制度环境的约束。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而言,存在着很高的国有银行比例,产权改革是一项迫切的任务。我们上述对降低国有产
  2. 银行产权改革面临经济制度环境的约束。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而言,存在着很高的国有银行比例,产权改革是一项迫切的任务。我们上述对降低国有产权的收益是在假定“所有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进行的,例如,金融基础设施和监管环境的质量等因素没有纳入改革速度和顺序安排的考虑范围。所以如果忽略了这些条件,而进行的产权改革设计失误,就会导致银行危机。薄弱的监管环境应该是导致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会导致欺诈、资产流失甚至危机。因此政府部门在进行产权改革的过程中要尽快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和提高监管质量,同时又不能使产权改革停滞。
  3. 银行产权改革面临银行自身业绩的约束。国有银行产权改革的迫切需求往往是由于银行自身的业绩已影响到当前或未来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甚至有产生危机的可能,此时政府往往想通过产权改革摆脱困境。而由于此前的种种原因导致了国有银行的业绩低下,尤其是不良资产率过高,这为国有产权改革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一般来说政府注资可能是一个可行的方案,但政府注资一方面可能面临着财政上的拮据和政治力量的左右,而Clarke和Cull(1999)认为,应该避免在银行产权改革前注入资金,因为这可能放慢银行产权改革的速度,且注入的资金可能被挥霍。如果通过上市进行产权改革,也面临着一个悖论,准入条件和银行已有业绩的矛盾,解决这一问题可能面临许多需要解决的困难,同时上市还时常受到国内资本市场和对外开放的程度的影响。
 由以上原因决定了进行产权改革一定要根据具体的国情,慎重地处理好改革的次序和速度问题。根据有关国家的成功的经验表明:在解决总体激励机制缺陷并做好产权改革的各项工作的同时缓慢而审慎推行改革,应该是较好的战略。同时在改革的过程中从不同国家选择实力雄厚的外国银行进入本国开展业务将是一个很好的方案。良好的外资银行不仅可以带来先进的技术设备和金融产品,而且还可以培训本国银行家的作用,所以存在着很强的外溢效应。

大学排名


  总之,一国能够实行产权改革之前应该做好哪些工作,以及在已有约束条件下其银行业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实行私有化,都必须根据具体国情进行,这项工作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四、启示
  在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国有银行改革的成效不大,还没有涉及深层次的产权改革,这也是最难进行,并由此导致种种弊端的根源。中国加入了WTO并承诺在2007年解除所有的对外资银行的限制,外资银行的进入将使得国有银行存贷流量规模的收缩是不可避免的,进而影响国有银行的流动性和盈利,并最终导致国有银行支付问题的出现,因而国有银行将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
  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进行产权改革,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已基本达成公识:首先使商业银行转变成真正意义的国有独资公司,并实施股份制改造。其次,在适当的时候,创造条件上市。但在具体操作上还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当前我们国家的产权改革必须结合具体的约束条件审慎进行,否则极有可能导致银行危机和上文提到的许多严重后果,从而阻碍经济的正常发展。而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监管的框架及提高其水平,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辅助条件,倘若忽略了这些条件,产权改革是不会获得成功的。然而,我们国家在这些方面显然是很薄弱,因此,我们国家进行银行产权改革时必须认真面对这个问题并切实加以解决,而不能孤立地进行产权改革,一些国家的教训已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从发展趋势来看,如果我们的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取得成功,它们应该是体现“中国的”而非“国有的”,应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及其效率提高的服务产业而存在,使之回归到国民经济中企业细胞的本性,同时根据有关国家的经验来看,外资银行业无论从规模还是效率方面可能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参考文献:
  1.诺思.西方世界兴起——新经济史.华夏出版社,1989.
  2.Rafafel La Porta,Florencio Lopez-De-Sianes,Andrei Shleifer.政府对银行的所有权.比较,第6期.中信出版社,2003.
  3.易纲,赵先信.中国的银行业竞争:机构扩张、工具创新与产权改革.经济研究,2001,(8).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金融创新下的银行监管实践探析(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