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国际银行业并购的特征、动因及对我国的启示(

2014-05-30 01:05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国际银行业并购的特征、动因及对我国的启示(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业并购潮流可谓一浪高过一浪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业并购潮流可谓一浪高过一浪,“世界上最大的银行”这一称谓不断刷新。进入21世纪,随着金融业综合经营和金融全球化的推进,席卷全球的银行业并购浪潮,正在促进全球银行业发生巨大的变革,并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一、国际银行业并购的主要特征
  
  1.争夺世界金融霸权作为并购动机。银行业并购的动机,包括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协同作战、优势互补;拓宽市场、加强垄断;救助不良银行、收购低价资产;或投机或避税等多种。本轮银行业的并购浪潮是从解救危机中的银行开始,如1992年太阳神户与三井银行并成樱花银行、1995年荷兰国际银行与西班牙桑坦德银行对英国巴林银行的共同收购。中期的并购以协同作战、优势互补为主,如1998年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的合并,同年美洲银行与费城国民银行的合并。到了近期,并购的主要动机是为了抢占市场争夺全球金融霸主地位。2004年1月,美国JP摩根大通银行宣布将以580亿美元收购美国第一银行,两者合并后1.13万亿的资产将逼近全球第一的花旗集团。其他银行实力不足以做世界老大,也要做地区龙头,如北欧几家银行的合并即是如此。
  2.强强联合作为并购主体。一般认为,银行具有规模递增性质,规模巨大的银行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并且能增强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在这次并购浪潮中,并购主体由过去的弱弱合并和以强吞弱逐步转向强强联手,打造了一个个超级航空母舰。如1995年,美国化学银行与大通曼哈顿银行合并,其核心资本达200亿美元,总资产超过3000亿美元;1996年,日本三菱银行与东京银行合并后的核心资本达到278亿美元,总资产达到7030亿美元;在欧洲,1997年瑞士信贷银行与瑞士联合银行宣布合并,合并后成立的瑞士联合银行拥有6700亿美元的资产,直接挑战德意志银行在欧洲的霸主地位。在2000年7月统计的全球最大的20家银行中,有12家是自1997年以来通过并购方式扩充规模的。业内人士认为,这些大银行的合并不仅仅是业务规模的简单相加,而是形成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并且反映了21世纪世界银行业竞争格局的战略调整态势。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3.合并是银行业并购的最主要形式。银行业并购如同企业并购,有多种类型,以大类来看,可以分为收购与合并两种;按兼并双方所属行业,可以分为横向兼并、纵向兼并及混合兼并;按适应法律及纳税处理的不同,又可分为资产收购、股票交换、388交易及A、B、C三类重组。本轮银行业并购,最新的并购方式还涉及如资产收购、法定兼并、子公司兼并、338交易及股票收购等多种类型,如第一劝业、富士及兴业的合并成立瑞穗,德意志、德累斯顿合并成德意志德累斯顿(将来的名称叫做新德意志),其他案例也是如此。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最新的合并全部是强强联合,谁也吞不下谁;二是合并的目的主要是规模扩张,名份问题不是合并考虑的重点;三是这是一种最简单的并购,牵涉的法律问题较少。
  4.并购的领域不断拓宽。20世纪以来银行业一直都存在着分业和混业的争论。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美国实行分业制后,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采取了谨慎的分业制。但是,经济的发展使金融自由化成为当今世界的潮流,随着WTO的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各国为提高本国银行业的竞争力,迎接金融全球化的挑战,都对银行兼并持宽容态度。早期的银行跨国并购一般是商业银行之间的同业并购,而近年来的银行跨国并购往往是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之间的混业并购、实现银行业务全能化。如1998年4月美国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合并后的经营范围涵盖了银行存贷、消费者融资、信用卡、投资银行、证券经营、资产管理、地产保险及人寿保险等业务,而2000年9月美国大通银行收购美国J.P摩根银行更是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间典型的跨业强强联合,双方可以充分利用双方的客户资源,优势互补。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5.并购策略由过去的恶意并购、强制并购为主转向主动合作和自然并购。20世纪90年代掀起的银行并购浪潮一改过去依托市场进行血腥吞并,在并购和反并购大战中进行搏杀的做法,更多地采取出于战略动机开展的战略联盟,这种并购不是以一方战胜另一方为主要特征,而是强调主动接触、充分酝酿、积极协商、认真筹备,强调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通过银行间的战略联盟,一方面可以避免龙虎相斗、两败俱伤,造成不必要的利益损失和市场损失;另一方面可以分担成本与风险,集中资源优势,增强资产与业务品种的联系和契合力,将同类竞争演变为局部的内部联合。[1]
  6.跨国并购越来越多。在这一轮银行业的并购浪潮中,由于全球金融国际化、一体化的推动,以及各国金融管制的放松,并购的跨度由过去以国内并购为主逐步走向跨国并购。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表的新闻公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银行跨国并购趋势明显。如1997年瑞士的苏黎士集团收购英美烟草集团的金融服务部门,1998年德意志银行收购美国信孚银行的全部股权。2000年3月,芬兰与瑞典的合资银行梅里塔—北方银行和丹麦第二大银行—丹麦联合银行宣布合并,组建北欧最大的银行,合并后的新银行集团总资产为1700亿美元,拥有芬兰40%、丹麦25%、瑞士20%和挪威20%的市场份额。2004年5月,苏格兰皇家银行宣布以105亿美元收购美国第一宪章银行。2005年1月10日,渣打银行宣布以3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韩国第一银行,而汇丰集团则在这场争夺战中失利。2005年6月12日,意大利最大的银行联合信贷银行与德国第二大银行裕宝银行达成收购协议,联合信贷银行将以151亿欧元收购裕宝银行,这是欧洲银行业有史以来最大一宗跨国银行并购交易,此次并购将缔造一个业务范围覆盖东西欧的银行业新巨头。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7.并购重组的网络化初露端倪。网上银行将成为未来银行业发展的趋势,也将是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在其发展过程中,显示出活跃的并购动向。1999年以网上股票买卖服务闻名的E-TRADE公司收购了网上银行服务商TELE-BANC,使该公司可在网上提供全面的投资银行服务,此举对传统银行业构成了新的挑战。莱斯TSB在西班牙成立网上银行,销售银行产品、提供服务,并计划扩展至其他国家。西班牙的第二大银行通过并购英国的网上银行FIRST-E进入英国。发展或收购网上银行的成本虽高,但低于并购实体银行,从而成为银行业跨境拓展的新方式。[2]
  
  二、国际银行业并购的动因
  
  1.金融自由化浪潮和合业经营之势是银行业并购的基本外因。随着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提高,顾客对多样化和综合性服务的需要不断增加。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以发达国家为代表的金融自由化全面展开,政府放松了对金融领域特别是银行业的管制,打破了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之间的界限,制订了新的推动金融自由化的法律。1986年英国伦敦金融城的“大爆价”标志着分业模式在英国名存实亡。1987年,加拿大取消了银行和证券业务分离制。1992年开始执行的《欧洲第二号银行指令》促使更多的欧洲国家走向综合模式之路。1999年11月4日,美国参众两院废除1933年制定的《格拉斯-斯蒂格勒法案》、《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诞生结束了分业模式在美的历史。金融自由化从观念变革到政策调整,以及政府对银行业管制的放松,迎合了当代金融发展的需求,也为银行业跨国并购创造了外部环境。
  
 2.信息科技的突飞猛进成为银行业并购的基本保障。一方面,日益激烈的全球金融竞争需要银行获得和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银行业的应用,银行业务的电子化、网络化发展迅猛,为银行获得和保持技术领先优势提供了可能,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银行业进入电脑化和自动化时代,为银行业提高工作效率和竞争力提供了保证,为金融业的并购提供了物质和技术保障。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3.企业并购推动了金融业并购。近年来,国际范围内的企业并购猛增——波音和麦道、奔驰和克莱斯勒、埃克森和美孚、英国石油和美国石油等巨型并购层出不穷。产业界并购加快了国际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重组与整合,经济实力的消长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金融资本的配置格局,小银行无法满足大企业对巨额资金的需求。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互依存、互相推动的特性客观上要求金融业进行配套性调整,产业界并购促进了金融业并购。
  4.政府为并购创造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为增强本国金融机构在全球的竞争力,一些国家的政府不仅修订法律,而且积极出台各种政策措施,鼓励、扶持银行并购。如在日本的银行并购过程中,为处理好不良债权问题,日本政府注入公共基金,支持银行并购。另外,一些政府还采取措施,避免外国金融机构并购本国金融机构。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对农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对策探讨(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