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基于能源强度变化释析的我国节能目标实现构想

2014-09-24 01:17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基于能源强度变化释析的我国节能目标实现构想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能源强度是一个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在日趋严
  能源强度是一个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在日趋严峻的能源供求状态下,通过降低能源强度实现节能目标是我国化建设的必然选择。“九五”时期我国已提出增长方式转变并为此而努力,然而,检视十多年我国能源强度的变化态势,高速的经济增长不仅拉动了对能源消费的需求,而且使能源强度有上升的趋势,经济越来越逼近资源与环境条件的约束边界。本文通过对“九五”、“十五”能源强度变化的定量与定性分析,探讨“十一五”节能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并从技术、制度与管理创新的联动上进行理论描述。
  关键词:经济增长;能源强度;节能减排;创新;联动
  
  资料显示,我国人均的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占有量分别为全球人均的55%、11%、4%,从能源结构看,我国煤炭能源较为丰富,但石油等优势高效型能源比较短缺。与能源短缺、结构不合理相悖的现实是经济增长的粗放式,这必然使能源供求与结构出现极大的不协调。对此,“十一五”规划在明确2010年我国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同时,特别强调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末期降低20%左右的目标。节能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壬见,1996—2005年这十年间,我国的GDP和能源消耗基本都处于上升的态势,GDP是以平稳的增速上升,而能源消费尤其在进入21世纪之后到达了快速增长的阶段,从图3可见,尽管能源消费在
上一篇:现代金融危机的演进与政府干预深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