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1](5)
2015-04-13 02:13
导读:--------------------------------------------------------------------------------4.1银行上市的基本条件既然国家财政不可能向国有商业银行注入大笔资金,于是,有些人就开
--------------------------------------------------------------------------------4.1银行上市的基本条件既然国家财政不可能向国有商业银行注入大笔资金,于是,有些人就开始动股市的脑筋,让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筹集一大笔资金,改善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银行上市是否会成为金融改革的突破口?会不会出现“一股就灵”的奇迹?[14]国有银行能不能上市?也许有人认为,这难道还成问题吗?四大国有银行是“国家所有,国家信誉”,只要国家批准,要上市还不是轻而易举?事情未必如此简单。任何企业上市的前提条件是信息透明化。企业上市是直接融资行为,也就是说,企业为了扩大再生产,拿出一部分股权来换取外部资金。例如,企业自有资本1亿元,年利润1000万元。如果想把经营规模扩大一倍,需要资本2亿元,于是,这家企业通过上市,对外发行相当于1亿元的股票。如果企业的生产效益好,购买股票的人按照投资多少来分享利润。假若股票价格上升,股东们还可以从股票升值得到额外的收益。因此,上市的前提是,第一,企业要有自有资产,第二,要期望盈利。美国的创业板市场允许一些资金不足的企业上市。其前提条件是这个企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优秀的管理团队。允许他们上市,实际上是让他们牺牲股权换取快速发展和成长的空间。不过,这样的公司更像是即将出现的经营前景看好的“民营银行”,而不是现在的国有银行。现在,在国内有一股这样的“热”,叫做搭国有企业上市最后一班车。就是说,中国已经入世了,政府的照顾政策只剩下很短的时间可以公开使用了,必须要赶在2005年以前上市。否则,如果上市必须靠企业的质量,国有企业就再也没有机会了。看来,国有银行的上市问题正是这股“热潮”的产物。4.2不良贷款知多少?国有银行上市的第一关就是要弄清楚究竟有多少家当。企业上市时考虑的是净资产。如果企业注册资本是1亿元,但是欠别人的债务有2亿。那么,我们说这家企业资不抵债。别说上市,早就该破产倒闭了。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中最多只有8%是属于自己的,其余的都是企业和老百姓存的钱。银行拿储户的钱放贷,如果出现了不良贷款,自然应当由银行负责。因此,在考虑银行的净资产时不仅要看银行的注册资本还要看它究竟有多少不良贷款。如果银行要上市,首先要把不良贷款的数字搞清楚。在这里有几笔帐非算不可。第一,2002年3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在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时表示,国有商业银行去年底不良贷款比例为25.37%;按照这一估计,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总额大约为22898亿元。第二,按照官方报导,被“剥离”到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的不良贷款有15688亿元。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了一年多了,已经完成了收购四家国有银行部分不良资产的任务。但是,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银行不良资产上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按照2001年9月底的数据来看,已经处理掉的和追回的不良贷款总数为1360亿元,占不良贷款总额的8.67%(见表4)。表5,2001年9月底中国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状况(单位:十亿元)不良贷款处理掉的追回的已处理%已追回%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华融50018.478.873.7%1.8%
长城345.825.76.77.4%1.9%
信达37336.218.19.7%4.9%
东方35015.426.564.4%1.9%资料来源:ChinaDaily,2001/12/2众所周知,讨债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好要的必然先要回来。剩下来的不良贷款都是些硬骨头。就算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讨债和资产重组的本事很大,能要回来30%就算很成功了,那么还有将近10000亿的坏帐。[15]无论把这些坏帐“剥离”到哪里去,坏帐还是坏帐。这是四大商业银行欠老百姓的钱。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储蓄者都有权把自己的存款要回去。老百姓不会去找那些资产管理公司,只能找当初收他们存款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怎么来补这个窟窿?如果把这10000亿算进去,银行的不良贷款总额要上升多少?亚洲开发银行在《亚洲复苏报告》中估计,如果把转移到资产管理公司的不良贷款计算在内的话,中国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占总资产的比例将调整为37%(见表5)[16]。表6,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不良贷款比较(%)不良贷款不良贷款(含转移到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