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 促进集团公司更快发展
2015-12-20 01:00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 促进集团公司更快发展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早在70年代末,邓小平同志就指示船舶工业要实行 “军民结合,以民养军”的方
早在70年代末,邓小平同志就指示船舶工业要实行 “军民结合,以民养军”的方针,除完成军品科研生产任务以外,要全力以赴搞好民品科研生产。20多年来,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以及新组建的中船重工集团公司认真贯彻这一方针,积极开展军转民工作,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中船重工集团公司在造船主业上已经基本形成包括设计开发、建造总装、设备配套、修理改装在内的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常规船舶以及
化学品船、成品油船、滚装船、水翼船、大型集装箱船、超大型油船(VLCC)、现代舰艇等高技术产品,进入了国际市场;非船民品的开发,也逐渐形成规模。 船舶工业军民两用技术发展概况 遵照邓小平同志“中国的船舶要出口,要打进国际市场”的指示,船舶工业从80年代初开始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围绕出口船的需要,开展以市场为导向的船舶产品开发和船用设备技术引进,并在引进国际标准等技术基础工作方面取得重大进展。通过委托设计和联合设计的方式,引进国外先进船舶设计技术;通过生产许可证方式,引进船用柴油机、发电机组、增压器、甲板机械等关键设备制造技术;通过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的方式,提高船舶、船用设备和非船产品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走出了一条“出口--引进--提高--再出口”的发展道路。如今,从造船产量来看,出口船比重占到总量的80%。通过建造出口船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技术水平与产品质量。 重工集团公司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开展对外科技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一是派出各方面人才赴国外先进船厂学习、
培训,同时,邀请国外有关专家学者来华讲学,介绍经验;二是大连造船厂等许多厂所与日本等国家的先进船厂之间开展对口交流,定期互访,共同提高,全面推进我国船厂、特别是主要船厂的技术进步,带动了船舶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 军船与民船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一般来讲,军船吨位小,技术性能要求高,研制设计周期长,涉及专业面广,参与单位多;而民船吨位大,技术性能要求相对低于军船,研制设计周期较短。但从设计、施工技术角度而言,军民品之间有很多共同点,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一经掌握,就可在军民船普遍应用。有些先进生产设施和设备,如船体平面分段流水线等,是为满足民船出口而投资建设的,也能服务于军品,建造出口船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有的也可在军船上应用;同样,尖端军品有许多高新技术,如军品特种钢材焊接工艺,就直接应用于液化气船液化罐的焊接,舰艇主机安装积累的经验,对民船主机安装标准的提高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随着船舶军民两用技术的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在保军的同时大力开拓民品市场。目前,集团公司民品已形成较大规模。从产值来看,民品的产值占到集团公司总产值的80%以上,数百种民品服务于航天、航空、汽车、冶金、水电、煤炭、烟草、家电、轻工等几十个行业,并形成了包括船舶、海洋工程、柴油机、蓄电池、大型钢结构、港口机械、增压器、烟草机械、煤气表、物流系统等十大主营产品。其中,“风帆”牌蓄电池已连续十多年在全行业保持产量第一、效益第一,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烟草机械、港口机械、煤气表、厚壁管等产品,也是集团公司军民两用技术推广应用的巨大成果。 如果说,80年代船舶工业大力开展军转民,军工技术转民用,为船舶出口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到了90年代则进入民促军的阶段,一些先进、成熟的民船建造技术开始移植应用于军品研制,反过来促进了军品的发展。进入21世纪,船舶工业将高度重视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努力促进军民品协调发展。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上市公司年报分析方法
“内部人控制”与利益集团 ——中国与俄罗斯公司治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