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大国关系中的金融战略(6)

2016-02-05 01:28
导读:对于金融活动干预历经了货币管制、市场管制和金融中介机构的管制三大阶段。美国金融管制事实上没有被削弱,反而得到了加强,这突出地表现在对于金

对于金融活动干预历经了货币管制、市场管制和金融中介机构的管制三大阶段。美国金融管制事实上没有被削弱,反而得到了加强,这突出地表现在对于金融中介机构的经营管理的监管上。美国没有像英国那样信赖“自律”性的金融监管,也没有像德国那样采取金融监管大量依靠外部私人审计的事实上的金融监管的私有化,而是建立了庞大的政府监管力量。
美国的金融体系的发达程度使得金融企业与实体经济企业的传统壁垒模糊起来,通过证券市场,这种金融企业与实体经济企业的关系更为紧密。这说明了美国金融职能的强化与稳定。
然而,美国的金融模式也酝酿着新的变动因素。有如,安然公司的破产案被克鲁格曼称为是对美国更甚于“9.11”的一次打击。其牵涉到纽约与华盛顿的广泛的经济、金融与政治体系。

三. 中国金融的国际竞争战略
l 中国实物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但是在金融实力上非常脆弱
邓小平时代,中国的实物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甚至新世纪伊始就被称为“世界的工厂”。这种生产优势正在稳步地转换为贸易优势。
但是,中国在金融实力方面还非常脆弱。货币经济尚未能覆盖占GDP近五分之一的粮食交易,粮食流通体制尚未市场化,并存在大量的强制信用关系。总人口的百分之六十的农民生产百分之二十的农产品,而没有实现粮食市场流通的商品化和货币化,这是一个长期制约金融发展的脆弱点。中国的土地在近二十年是逐渐地商业化,并形成了一个规模可观的房地产业,但是,土地的货币化问题没有解决。这将在长期制约中国金融实力的大幅提高。
中国银行体系的呆坏账比例过高,国有商业银行的呆坏账比例超过四分之一,而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量占整个信贷市场总量的百分之七十。如果出现大的失误,很可能出现对于整个金融体系的丧失信心的金融崩溃。中国的直接金融总量不大,但是对于整个经济社会的影响力却是巨大的。资本市场的监管问题反映出中国上市公司质量不高,总体经济管制环境过于宽松的弊病。其中,企业的独立性与金融监管当局的独立性都值得深刻省察。如果不能实现不良金融机构的及时退出市场,很可能造就一个过度退出的时间段,而日本就是在这样时间段里一蹶不振的。债务整理和金融机构的股权改革是缓解压力的方法之一,但是,不进行深刻而广泛的金融改革是危险的。保持经济生产的稳定发展,适时地扩大货币经济范畴,对于金融成长与稳定的意义殊为重要。这构成了金融稳定成长的经济基础。 l 贸易的大发展缺乏有力的货币支持
虽然在中国的周边地区的贸易中,人民币的地位得到支持,但是在中国大宗的对外贸易中,美元依然是主要的结算与支付货币。中国在加入WTO之后获得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后,是否会受制于美元的压制,而出现类似“日元矮化”的局面呢?这种局面会因为中国经济日益强大,尤其是在逐渐取代日本而成为东亚的经济领头羊时,而变得十分尖锐。从生产大国越升为国际贸易大国之后的中国,必须拥有与之相适应的国际货币的支持。人民币是否能够承担这种历史使命和战略构想,是一个关乎中国在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居于何种地位的历史性命题。
推进贸易的大发展,适时地扩大人民币的自由度和市场化,稳步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步伐,对于人民币货币职能的国际稳定至为重要。这将决定中国金融的国际生长空间。

l 金融管制的战略目标:稳定金融职能
中国金融管制是计划与发展的混合物,既有前前苏联计划控制体系的遗留,也有日本“发展造”政策金融模式的影响,现今又强烈地受到美国市场为主的金融模式的吸引;同时,金融市场的发展更糅入了复杂的利益博弈关系,这些都使得中国金融管制体系的建立复杂化。
中国金融管制体系的建设是中国金融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中长期的金融发展战略事实上是以稳定金融职能的管制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为基础的。正是基于此,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确立了金融改革中加强金融监管的重大决策。从中长期来看,金融管制的目标就在于稳定金融职能,包括货币的职能、金融市场的职能与金融中介的职能。金融职能得到稳定才谈得上金融健康发展,那些以牺牲金融职能稳定为代价的政策考虑,虽然有助于实现一些表面的短期目标,但是,对于中国金融长期稳定发展是有害的。金融的市场波动尤其是价格波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经济社会丧失对于货币、金融市场或金融中介等金融职能稳定的信心。这种关于金融职能的信心危机在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得到解决,而对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则是一个相对长期的历史任务。
上一篇: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下企业财务目标浅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