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上海证券市场上股票买卖的三次高潮(1)(7)
2016-05-18 01:03
导读:表2 1921年9月上海交易所股价情况表 单位 元 证券交易所名称|实收股价|交易所股价|证券交易所名称|实收股价|交易所股价 沪江油饼|20|32.5|上海华商|12.5|2
表2 1921年9月上海交易所股价情况表 单位 元
证券交易所名称|实收股价|交易所股价|证券交易所名称|实收股价|交易所股价
沪江油饼|20|32.5|上海华商|12.5|27
沪海证券|10|25|证券棉花|12.5|27
上海棉布|12.5|28|中外货币|10|25
匹头证券|12.5|28|上海夜市|5|15
上海内地证券|10|13|上海五金|5|13
合众晚市|5|20|上海中外股票|20|41
上海棉纱|12.5|58|星期物券|20|60
上海烟酒|10|17.5|中美证券|10|22
沪商棉纱|10|18|上海纸业|20|26
中国证券|20|109|上海煤业|6.5|15.8
华洋证券|10|23|中国丝茧|10|21
上海丝茧|12.5|19.6|上海金业|20|40
华商证券|20|39|华商纱布|12.5|60
上海杂粮|12.5|58|上海面粉|12.5|80
华商棉业|20|39|上海证券物品|25|98
资料来源:滨田峰太郎《支那的交易所》中华经济社1922年6月版,第184-185页。
当时上海成立的交易所数量到底有多少家,准确的数字是不容易弄清楚的,《银行周报》第五卷第四十四号刊登的“交易所之分析”一文中列举了有名称、营业种类、资本额及地址的交易所112家。 滨田的调查列举了117家。滨田的调查中除名称、营业种类、资本额、地址以外,还举出了这些交易所的注册地。从滨田的调查中可知,这117家交易所中,符合正规手续向北京农商部立案的只有7家。未注册的27家,情况不详的30家,3家在上海松沪护军使署注册,剩下的50家都在上海的外国租界中向外国领事馆注册,而且绝大部分在租界开业。其中向法国总领事馆注册的最多,达27家。向西班牙领事馆注册的次之,为19家。向美国和意大利注册的各有2家。这么多的交易所之所以在外国领事馆注册,在租界落脚开业,是因为此前北京政府颁布的证券交易所法和物品交易所条例规定:一种类的物品或证券一个地区只能设立一所。这些滥设的交易所自知难以得到农商部的批准,便纷纷涌入除收手续费外没有其它限制的外国租界。而且,滥设交易所的这种风气很快就从上海扩散到其它城市,“信交的狂热不仅上海一地为然,且蔓延及于国内其他都市”。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但是,为投机而设的交易所,是难以维持的。虽然此前在上海当地工商业者的呼吁下,北京政府也曾发过禁止滥设交易所的文件,但因大多数交易所设于租界,因而收效甚微。但是,经济规律的作用却不受人们意愿的左右。时近1921年年底,上海金融市场上银根渐紧,一些交易所因钱庄和某些银行抵制,告贷无门,已感难以支持而不得不宣布倒闭。1922年2月,当法国租界当局受到各方压力,不得不颁布实行整顿租界内交易所的措施时,这些滥设的交易所的结局,就只能是剩下破产一条路了。最后,经过这次风暴存留下来的交易所只有6家,即成立较早而又比较规范的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上海华商纱布交易所、上海金业交易所、中国机制面粉上海交易所和上海杂粮油饼交易所。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朱荫贵
公允价值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的理论分析
《意见》研究之一:加快资产证券化品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