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目标制是现阶段我国的最优货币政策选
2016-06-14 01:01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通货膨胀目标制是现阶段我国的最优货币政策选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内容提要]通货膨胀目标制因其在降低通胀、锚定通胀期望方面
[内容提要]通货膨胀目标制因其在降低通胀、锚定通胀期望方面成效显著而备受关注,以致通货膨胀目标制是否我国最优货币政策选择已成为时下学术界争论的焦点。简单的前瞻性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通货膨胀目标制不一定优于其他货币政策规则。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尚未完全具备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所需的制度条件和经济条件。因而,现阶段通货膨胀目标制并非我国的最优货币政策选择。
[关键词]通货膨胀目标制,最优货币政策,中央银行
自1990年新西兰中央银行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Inflation targeting,以下又简称“通胀目标制”)以来,加拿大、英国、瑞典、芬兰、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多个国家相继公开宣布以通胀目标制作为货币政策的新框架。由于在降低通胀、锚定通胀期望方面成效显著,通货膨胀目标制备受学者推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长期以来更是不遗余力地探索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如巴西、智利、以色列、墨西哥)实施通胀目标制的经验,以期为其他国家提供经验借鉴。受这一国际货币政策规则流行趋势影响,一些学者认为应将通胀目标制作为我国的最优货币政策选择,并尽快加以施行,以提高我国的货币政策效率(夏斌、廖强,2001;刘仁伍等,2004;胡昆,2007)。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我国实施通胀目标制的条件还不成熟,如果贸然施行,不但不一定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会使中国的金融体系面临更大的风险(杨建明,2004;卞志村、管征,2005;陈利平,2007)。那么,通胀目标制是否我国时下的最优货币政策选择呢?
一、通货膨胀目标制优于其他货币政策规则吗?——基于损失函数的分析
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种受限的相机抉择性货币政策规则,其特征是公开宣布正式量化的通胀目标(或通胀目标范围),而且是跨越一个或几个时间轴,并明确地承诺、认定低而稳定的通胀是货币政策主要的长期目标(Bernanke等,1999)。通胀目标制通常可分为严格的通胀目标制(strict inflation targeting)和有弹性的通胀目标制(flexible inflation targeting),后者是实践中通常采用的形式:中央银行主要关注通货膨胀的稳定,同时也关注产出的稳定,在保证通货膨胀目标得以实现的同时尽力使产出稳定在其潜在水平附近。大部分实行通胀目标制国家的经验表明,通胀目标制在降低和引导通胀预期、减低通胀水平、增强货币政策透明度和信誉度、提高货币政策效率和抵御通胀冲击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但是否通货膨胀目标制就是央行的最优货币政策选择呢?事实上,无论是基于后顾性的宏观经济模型、前瞻性的经济模型还是混合的新凯恩斯主义模型,无论是相机抉择、完全承诺还是固定规则,无论是通货膨胀目标、通货膨胀和产出的双目标还是混合目标,都对应着不同的最优货币政策设计方案。按照Kydland和Prescott(1977)所作的定义,最优货币政策规则就是货币政策动态优化问题的最优解,动态优化问题由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构成。最优货币政策评估的最终标准,在广义上应该是以中央银行所要最优化的福利(损失)函数来表示,换言之,央行的货币政策应该尽可能做到社会福利最大化、损失最小化,也就是广义的目标规则。在具体的结构方程约束下,可以得到其最优化问题的一阶条件,我们通常把这个一阶条件看作是狭义目标规则。最优货币政策建模的一般范式是一个最优化的过程:确立目标函数——寻求约束条件——求解使目标函数最优的政策变量值,用一个简单的模型表示为:

其中,方程(1)中的yt和πt,分别表示实际产出水平和通货膨胀率,ytT和πtT分别代表目标产出率和目标通货膨胀率;λ表示货币当局在平抑产出波动和价格波动之间的权衡系数,λ越大则表明货币当局越关注通货膨胀的偏离情况,反映了货币当局在最终目标上的取向。方程(2)和(3)联合构成了最优货币政策的约束条件,这两个约束条件即是AD曲线(或IS曲线)和AS曲线(或菲利普斯曲线)方程,其中,a表示AD曲线的斜率,r表示实际利率,反映的是政策实施变量,b表示AS曲线的斜率,u和v分别代表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并服从于(0,σu2)和(0,σv2)的正态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