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深化股权分置改革,提高公司治理效率(2)

2016-07-16 01:04
导读:再者,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着较多的非流通股现象,也必然给证券市场与国际接轨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操作困难。尽管中国证监会等相关管理部门也曾先后出

再者,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着较多的非流通股现象,也必然给证券市场与国际接轨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操作困难。尽管中国证监会等相关管理部门也曾先后出台过有关非流通股流通的政策,但是国际上的实施惯例和我国特有国情之间的矛盾则进一步增加了的复杂性,一方面是要实现流通股的对外开放和非流通股的对外转让,另一方面还得要协调好中外资的利益及有关上的障碍等难题。
可见,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由于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的利益目标严重背离,非流通股股东对于上市公司经济效益的长期稳定增长无暇顾及,缺乏促进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动力,表现出过多的短期行为,以致造成了上市公司治理和运营的严重扭曲。为此,进行股权分置改革,提高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尤为迫切。

二、深化股权分置改革,提高公司治理效率
,致力于完善公司治理的学术探讨比较多,也提出了一些富有建设性的措施,但从实践执行效果来看,均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公司治理效率低下的局面。我们认为,在股权分置的制度框架下来讨论公司治理问题,那是行不通的。只有先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才能谈得上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因为股权分置改革是完善公司治理的基本前提,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证券市场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制度变革,股改过程将使上市公司股东的利益重新分配,极大改变现有股东的利益格局,进而对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上市公司应努力抓住这个契机,不断改革创新,努力拓宽公司治理改善的渠道,促使从根本上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

(一)改善股权结构,统一全体股东利益基础
  股权分置改革后,长期以来,“控股股东‘一股独大’、所持股份不能上市流通”的局面将彻底改变,大股东所持股份可以上市流通,这样就消除了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流动性差异,使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实现方式一致。其利益取向就应该转向股权价值的最大化,通过整个公司的实体经营来提升股权价值。解决了股权分置,控股股东与现有流通股股东的共同利益基础会逐步扩大,会极大地限制了控股股东利用自身强势地位来侵蚀中小股东利益,抑制了其通过证券市场单纯靠融资活动来牟利的企图,促使其加强对上市公司生产经营过程的管理,增强了流通股股东对证券市场的信心,从而也有利于整个证券市场互信机制的建立。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二)建立起相应的财务激励约束机制
股权分置改革后,大小股东利益趋同,股权激励就是让外部股东与内部经营者利益趋同。公司治理专家认为,“配合股权激励措施的股权分置改革将会是一场彻底的、立体化的公司治理革命。”这将会给上市公司股东和公司高管带来双赢的局面。股改后,股东与经营管理者利益将趋向一致,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相配套的管理层激励机制,一定程度上可大大抑制管理层“内部人控制”等现象,通过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充分发挥内在机制的作用,促进企业自身经营业绩的提高,从而促成整个证券市场的繁荣,达到一个良性循环。在刚刚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多家试点企业当中,他们的股改方案多与管理层激励问题相捆绑,各家公司分别在其在改革方案中引入股权激励计划、管理层期权激励计划等配套措施。这种“捆绑”式的改革举措对深化股权分置改革,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将有着促进作用。
(三)机构投资者参与到公司治理中
股权分置改革后,按照利益相关者治理,上市公司的治理模式将发生很大变化。社保基金、保险公司、基金等一些机构投资者将更多地参与到公司治理中来,他们认为,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效率乃是提升公司价值的有效战略手段;只有坚持价值投资理念,逐步参与公司治理,才能摆脱在投资市场上的被动局面。这些机构投资者相互实行信息互通、私下协商选择投资对象、及时递交股东提案以期获得更多投票权等各种方式积极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监督和公司决策,期望能获得长期收益。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模式符合管理层与上市公司的长期利益,相对于控制权市场能显著减少资源的浪费。股改后,随着机构投资者更多地参与上市公司治理,公司治理模式将逐步发展到机构投资者代表所有者行使控制权的机构投资者治理模式。
上一篇:新汇率制度下的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