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经验看中国股市财富效应的制约因素(1)(2)
2016-08-17 01:04
导读:再次,表现在股市与居民储蓄波动的相关性。股价波动,影响了人们的消费预期,从而导致了金融市场的结构发生变化。如果股市下跌,原来在消费方面显
再次,表现在股市与居民储蓄波动的相关性。股价波动,影响了人们的消费预期,从而导致了金融市场的结构发生变化。如果股市下跌,原来在消费方面显得保守的中国百姓宁愿把钱存在银行里去获得低利率的年收益,而不愿在股票上扩大投资份额。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1999-2000年股市大幅度上涨,居民储蓄年增加额分别为6253.0亿和4976.7亿元。而2001年上半年股市高位整理,涨幅小,7月开始,我国股市大幅度调整,至10月底,股市最大跌幅达33%,股市总市值累计减少近1万亿。与此对应,而2001年1-10月,居民储蓄额的增加值达7514亿元,增长13.8%,增幅比上年同期高7.3个百分点,比上年底高5.9个百分点(见表1)。
表 1 1995 年以来中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单位;亿元
年份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年 10 月底
年底余额 29662.3 38520.8 46280 53407.5 59622 64382.4 71800
年增加额 8143.5 8858.5 7759.0 7615.4 6253.0 4976.7 7514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中国证券报》 2001 年 1 - 11 月有关资料整理。
总体来看,中国股市的财富效应正逐渐体现出来。但与美国成熟市场比较,中国股市无疑有较大差距,诸如股市规模较小,参与面较窄,股市“政策市”特征较为明显,这些 问题 的存在,制约了财富效应的影响力。共3页: 1 [2] [3]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刘建江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2006年金融将开放与混业进行到底
还信用社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