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系统发展与超额准备金需求变动(1)(2)
2016-12-01 01:22
导读:三、支付系统发展对超额准备金需求影响的理论分析 根据存货模型,可预见支付系统发展将导致:(1)存货模型中的C逐渐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需求
三、支付系统发展对超额准备金需求影响的理论分析 根据存货模型,可预见支付系统发展将导致:(1)存货模型中的C逐渐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需求将随之降低。由于现代化支付系统基本消除了在途资金成本,而通过手工联行或电子联行系统汇划款项时,商业银行均无法实时入账,所以支付系统的发展将减少投资工具转换为超额准备金的资金汇划时间成本。此外,现代化支付系统支持债券市场的债券发行、债券对付和债券交易业务,现代化支付系统也支持同业拆借市场,拆出方或归还方在规定时间通过大额支付系统主动办理资金汇划和结算,而手工联行或电子联行则不具有这些功能。因而支付系统的发展除减少资金汇划时间成本外,也将在这些方面减少投资工具转换为超额准备金的交易成本,从而减少对超额准备金的需求。(2)存货模型中的Y将随着支付系统清算模式的变化而变化。若商业银行之间采用递延净额结算方式(DNS)则将减少交易量Y,从而降低对超额准备金的需求;而若采用实时全额结算方式(RTGS)则交易量Y较大,需持有较高超额准备金。此外,Y也随着支付系统清算账户的摆放模式而改变,支付系统清算账户的集中摆放将有助于减少商业银行在多个清算账户中同时持有准备金,从而节约流动性。且清算账户的集中摆放有助于商业银行从全局出发,实施流动性管理。现代化支付系统相对于手工联行或电子联行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各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以其省级分行作为直接参与者接入城市处理中心(CCPC),而各省级分行开设的清算账户,物理上摆放在国家处理中心(NPC),逻辑上人民银行各分支行仍可管理商业银行省级分行开设的清算账户。因而现代化支付系统的清算账户摆放比手工联行或电子联行系统更集中。未来的现代化支付系统(第二代)则考虑各商业银行采用一点接入清算模式(即清算账户摆放将进一步集中)。从我国清算账户摆放模式的演进也可得出支付系统的发展将减少商业银行对超额准备金的需求。(3)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机会成本rb-rR越大,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需求就越小,而且随着支付系统的发展,商业银行对超额准备金机会成本的变动将越敏感。因为支付系统的发展将降低超额准备金需求的调节成本c,从而使商业银行更方便依据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和超额准备金利率的大小调节超额准备金持有额度。 根据超额准备金需求的预防动机,由于支付系统的发展,在支付过程中产生在途资金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从而商业银行预测日终在央行存款余额的能力逐渐增加,这有利于减少商业银行对超额准备金的需求。此外,现代支付系统也为商业银行应对流动性风险提供了多种手段,如提供日间透支限额、自动质押融资机制等,这也有利于减少商业银行因预防动机而持有的超额准备金。 四、支付系统发展对超额准备金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 快捷、高效的支付系统,尤其是大额支付系统可使银行间的贷款交易、存款交易或其他货币交易及时结算以缩短资金清算所用时间,减少结算时间的不确定性,进而可提高银行机构的流动性和刺激货币市场的发展。而市场流动性提高以后,银行系统对中央银行货币的隔夜持有需求量会有所降低。这将推动银行采用市场导向的超额准备金管理方法,商业银行调节流动资金的能力将会有所提高,流动性也随之增强。 (一)支付系统发展与平均超额准备金率变动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流动性过剩下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与借鉴
货币政策在房地产调控中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