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上市公司国有股场外转让的几点思考(1)(3)

2017-06-02 01:11
导读:表1: 股票名称股权转让公告日至公告日半年内股价最大涨幅同期沪深股指涨幅 St龙科1999.1.28225%-4.6% 聚友 网络 1999.1.15142%0.5% 银基发展1999.1.3089.3%-18% 中讯

表1:
股票名称股权转让公告日至公告日半年内股价最大涨幅同期沪深股指涨幅
St龙科1999.1.28225%-4.6%
聚友 网络 1999.1.15142%0.5%
银基发展1999.1.3089.3%-18%
中讯 科技 1999.4.30126%-8.2%
华立控股1999.5.2062.7%8.2%
珠江控股1999.4.1566%1.2%
创元科技1999.12.10142.2%
St圣方科1999.8.273.6.3%
重庆实业1999.6.1754.2@.6%
资料来源:根据乾隆股票分析系统有关数据整理.
二、国有股转让后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是否得到了有效改善?
向民营企业、外资和上市公司管理层转让国有股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希望通过股权转让,引进战略投资者,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实现上市公司的良性可持续发展。但从实际运作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众所周知,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国有法人股与社会公众股的人为割裂,非流通的国有法人股占据着上市公司的绝大部分股份,国有法人股东以远低于社会公众股东的购股成本牢牢掌握着上市公司的控股权,形成国有法人股的“一股独大”,并由此造成国有法人股东和管理者利用自身控股权和信息优势侵占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权益。将国有股转让给民营企业、上市公司管理层及外资,仅仅使国有股发生了所有权的转移,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有股的流通及国有股与流通股同股同权不同价的问题。而只要这一涉及上市公司根本的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任何形式的股权转让都不能从根本上彻底根治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问题。从近年来国有股转让的实际情况看,实施国有股转让的上市公司,其治理结构并没有得到明显改观,“一股独大”及由此带来的高价配股增发、非等价关联交易等侵占上市公司和社会公众股东利益的问题仍然存在,有的甚至比国有股转让前还要严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一)高价配股或增发。研究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历史 ,可以得知我国证券市场设立的初衷是为国企改革脱困服务。这一基本定位决定了我国证券市场近年来的主要功能就是为国有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支持。同时,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天然的制度性缺陷(以低成本出资的国有股东占据绝对控股地位,有配股决定权却无必须配股的义务,控股的国有股东可以在一次次融资中免费享受所持股票的超额增值,而不用担心由于业绩和分红能力差导致股价下跌为自己带来的损失),致使上市公司实际融资成本极为低廉,甚至为零。国有股东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都有着无限的融资冲动,上市公司逐渐沦为大股东配股增发等融资“圈钱”的工具。作为一种合理的解释,国有股场外转让实际上转让的是一种合法但不合理的募资权。国有股受让方可以通过低成本收购控制超过自身出资几倍甚至几十倍流通市值的公众股,然后进行高价融资为自己带来超额回报。这也是当前民营企业、上市公司管理层和外资等国有股受让主体青睐这些未流通国有股的根本原因。不难推论,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性缺陷没有根本解决的情况下,固然有少数企业确实从美好的愿望出发希望通过场外受让国有股搞好国有企业,但大多数比国有股东出资成本更高的国有股受让方会以比国有股东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手段在二级市场进行“圈钱”融资。据对2000年以前国有向民营转让的28家上市公司统计(样本公司为:东湖高新、ST高斯达、英豪科教、金帝建设、ST龙科、珠江控股、创元科技、托普软件、华立控股、ST圣方科、合金投资、中讯科技、聚友网络、重庆实业、st棱光、华源制药、永生数据、力诺 工业 、st国嘉、天创置业、火箭股份、湖大科教、湘火炬、前锋股份、莱茵置业、鼎天科技、银基发展、四砂股份),实施国有股转让后,28家上市公司中先后有13家公司12次配股,4次增发,其中包括配股和增发失败4次,2002年度还有5家公司拟配股或增发。已配股和增发及拟配股和增发的公司占样本公司总数的64.3%(如表2)。如ST凌光自1994年恒通入主以来,先后三次配股(其中1997年配股失败),共从二级市场募集资金一亿多元。(因目前外资受让国有法人股很少占据控股地位,MBO去年刚刚开始实施,所以在这两类上市公司中,高价配股增发融资的现象还不是很多。)
上一篇:固定资产投资与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比较(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