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分析及对策
2017-06-08 01:04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当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分析及对策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当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分
当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分析及对策
摘 要 近年来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外汇储备国,外汇储备呈现出过度增长之势。我国外汇储备合理规模的政策选择应当是:利用好现有的外汇储备规模与政策调整两者并举。
关键词 外汇储备 合理规模 货币政策1 外汇储备含义及合理的标准
外汇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对外流动性资产,其主要形式为国外银行存款与外国政府债券。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外汇储备的解释为:它是货币行政当局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存、长期短期政府证券等形式所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
2003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达4 000多亿美元;2004年底,中国外汇储备总额为6 099亿美元;今年第一季度末为6 591亿美元。外汇储备不足,往往会引起国际支付危机,可能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外汇储备过多,则会损害经济增长的潜力,影响其经济发展。
1.1 外汇储备合理规模相关理论
1.1.1 储备进口比例计量法
这种分析方法最大的优点是简单易行,该法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1)理论与实践存在矛盾。美国的外汇储备仅能支持不足1个月的进口,远低于理论警戒线,即使如此并没有任何国家和个人对美国的国际清偿能力产生丝毫怀疑,长期以来美国保持了对外国投资者强劲的吸引力。
(2)单一指标缺乏可靠性。单一指标无法全面反映整个国际经济交易收支情况对外汇储备需求的影响,而且它本身又是根据经验数值推算出来的。在影响外汇储备需求的因素中,进口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以单向进口贸易流量来确定外汇储备需求,理由是不充分的。而且,各国的国情存在较大的差异,对外汇储备规模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单一指标很难适应各国的具体情况。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3)忽视对外债务偿还的需要。外汇储备除应付进口支付需要外,还有对外债务偿还的需要。当前,短期外债余额与外汇储备的比率已成为考察一国对外清偿能力的重要指标。
1.1.2 机会成本分析法
从理论上来看,该分析方法可以从全球的角度或从一国的角度来评价外汇储备的合理规模,但在操作中却是困难重重,因为要在全球范围内对外汇储备的边际收益进行精确量化分析几乎是不可能的。机会成本分析法实际上只是一种高度概括的理论模型,难以进行具体的操作与实施。
1.1.3 定性分析法
该理论为合理界定外汇储备规模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其分析方法较为繁杂,而且缺乏精确的量化模型,从而使可操作性和实用价值大为降低。
1.1.4 储备债务分析法
该分析法忽略了外汇储备对外贸的支付功能,在对资本项目的分析中忽略了外国直接投资对外汇储备需求的影响,所以有失偏颇。
1.1.5 货币学派分析法
分析该法在解释长期外汇储备的行为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对于现实外汇储备水平则无法作出正确的解释。
1.1.6 标志分析法
该理论的核心在于运用所执行的政策或某些关键性经济变量,这就要求必须将这些指标进行量化,这又是一个难题,而且外汇储备规模的合理与否难以通过严格的理论模型验定,从而使该分析法的准确性难以确定。
1.2 确定外汇储备规模的基本原则
1.2.1 确定外汇储备规模必须综合考虑国情
发达国家综合实力较强,宏观调控体系较完善,本币是国际货币,可以履行对外支付的功能,对外汇储备的需求就比较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宏观调控体系不健全,外汇资源短缺,本币不是国际货币,对国际市场有较强的依赖性,对外汇储备的需求比较大。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1.2.2 正确认识利用外汇储备调节国际收支的作用
利用外汇储备来调节国际收支平衡不过是为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暂时赢得时间而已。当一国长期出现较大国际收支逆差时,尽管可以利用外汇储备进行干预,但维持庞大的外汇储备作为反挤兑应急基金的必要性值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