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业发展的三种模式及我国券商的选择(3)
2017-08-26 02:01
导读:美国两个学者克罗兹勒(Kroszner)和雷简(Rajan)在1994年利用美国在1921—1940年的资料作了研究。他们首先把该期间的美国贸易银行和投资银行承销的121类行业的
美国两个学者克罗兹勒(Kroszner)和雷简(Rajan)在1994年利用美国在1921—1940年的资料作了研究。他们首先把该期间的美国贸易银行和投资银行承销的121类行业的债券给予配平(matched security method),对它们之间的绩效进行对比研究。绩效指标采用正常履约、未清偿和违约三项。正常履约(retired)表示发行的债券在到期时或到期前全部偿还本息;未清偿(outstanding)表示债券还未到期;违约(default)则表示发行的债券在到期后未能偿还本息。该研究成果揭示,1921—1940年,美国贸易银行承销债券的违约率比美国投资银行要低得多。1925~1930年,贸易银行承销债券的均匀违约率约为0.6%,投资银行的这一数字是1.5%;1932—1940年承销债券的违约率,贸易银行均匀约为11%,而投资银行则为27%。可见,贸易银行承销的债券有着比投资银行更好的绩效。
但后来的歌伯斯和勒纳(Paul Gompers and JoshLerner,1998)以为上述的研究存在一定缺陷:一是由于Kroszner和Rajan在收集数据时未留意那些发行股票的投资银行是否拥有对该上市公司的贷款,若没有,则“利益冲突”题目根本不会出现;二是在大危机背景下,很难丈量证券的长期收益率,而只能看到违约率;三是由于所选择的时间太短,说服力不强。熟悉到上述不足之处,歌伯斯和勒纳对“利益冲突”题目进行了重新分析,但他们并未直接对全能银行展开研究,而是选择了那些在拟上市公司拥有一定比例的风险投资,同时自己又是该公司承销商的投资银行。他们以为投资银行对拟上市公司的风险资本投进类似于全能银行模式下银行对后者的贷款。这两位学者选取了20年的样本数据进行研究,终极发现:(1)投资者是理性的,对于存在“利益冲突”的投资银行发行的股票,他们都会要求一个价格折扣来获得补偿;(2)从业绩表现上看,由这样的投资银行发行的股票的市场表现,它的长期收益率同由那些不存在“利益冲突”的投资银行发行的股票一样好,甚至更好;(3)存在“利益冲突”的投资银行会适应性地选择那些对信息不敏感的股票来承销。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无论证券业附属发展模式下的“利益冲突”题目是否真实地在实践中存在,但目前公众投资者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采取的“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策略使这种模式下证券业的业务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它使券商***以更低的价格发行证券,同时也使它们在项目选择上更为挑剔,有意识地回避那些对信息敏感的行业和企业。显然这种策略是会增大投行的运营本钱,是不利于证券业的发展的。
二、独立发展模式的优劣
固然没有银行的全方位支持,证券公司的发展会受到一定不利影响,但至少从整个证券市场健康成长和控制宏观金融风险角度来看,这种模式具有很多可取之处。
1.从证券公司自身发展来看,固然全能银行模式条件下的很多便利条件都无法享受,但是由于脱离了银行的控制,证券公司可以从长期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来独立地做出决策,留意信誉度的培养,避免做出那种为了全能银行利益而损害广大投资者的行为,这对它自身的长期发展是有利的。而脱离了银行稳定利润的支持,证券公司成为了一个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它们的生存压力大大增强,这迫使它们必须不断地寻找利润增长点,开发新的产品和新的业务,其创新动力也明显加强;同时,在这种模式下,证券公司与银行各司其职,双方都可以将自己所有的精力放在如何发展业务上,避免了为调和贸易银行与投资银行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所耗费的资源。此外,专业化的分工也有利于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的培养和积累,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各行业创新的可能性,从而增强该行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美国投资银行业长期在金融创新以及业务规模和质量上名列前矛,与其分业治理政策是不无相关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证券行业是一个非常重视创新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