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中国证券市场展看(一)(6)
2017-08-27 05:18
导读:第一,取消贷款规模的限额控制,给贸易银行充分的贷款自主权。当时的提法是取消贷款规模限额控制,实行资产负债比例治理和风险治理。 实在这两句
第一,取消贷款规模的限额控制,给贸易银行充分的贷款自主权。当时的提法是取消贷款规模限额控制,实行资产负债比例治理和风险治理。 实在这两句话放在一起作为替换关系讲,并不一定合适,由于后者并不是货币政策工具。所以这样讲, 是担心放弃直接控制后宏观控制不住。
第二,灵活运用利率手段,在1996、1997年3次降息的基础上,1998、 1999年又4次降息,这是中心银行为适当扩大货币供给量而主动采取的货币政策措施。7次累计,一年期存款利率从10.98%下调到现在的2.5%,其幅度之大,实属罕见。目前受周边国家降息的影响,我国的银行存款利率仍有下调的空间,不过幅度不大,估计在0.5%左右。
第三,两次下调存款预备金率,同时改革存款预备金制度。1998年3 月下调存款预备金率5个百分点,1999年又下调2个百分点。目前金融机构各项存款11.5万亿元,下调7个百分点法定存款预备金率。存款预备金制度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合并法定存款预备金帐户与备付金帐户, 实行同一法人缴存存款预备金,逐日营业终了预备金存款不得低于法定比率等。
第四,在积极推进货币市场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扩至公然市场操纵。本币公然市场业务1996年开始操纵,只做了几笔后就停了。1998年 5月根据货币政策实际需要,将其恢复。1998年做了36次,投进基础货币701亿元。1999年做了52次, 投放基础货币1920亿元。1999年公然市场操纵所投放的基础货币占当年基础货币增加额的52%,两年时间顺利实现了货币政策工具由贷款规模治理向以公然市场操纵为主的间接调控过渡。
第五,及时调整信贷政策,优化信贷结构。把信贷政策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是中国的特色。由于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经济关系发生快速变化, 现存的规 章制度不可避免地带有过往时代的烙印。过期的信贷政策规定, 防碍贸易银行信贷创新,降低贸易银行竞争力,不利于进步金融效率, 及时进行调整是必然的。这几年人行不断出台信贷指导意见和有关治理办法。1998年发布了《关于改进金融服务,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进一步改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关于做好当前农村信贷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支持境外带料加工装配业务的信贷指导意见》等。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第六,调整再贷款政策。两年多来,对国有贸易银行的再贷款要求基本都给予满足;同时,增加了对中小金融机构的再贷款,以支持其发展业务。
第七,加强对贸易银行的“窗口指导”。从1998年3月份开始, 人行坚持每个月与各家贸易银行一起召开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会上,中心银行通报全国金融情况 ,同时根据形势发展猜测货币政策趋势;各综合经济部分先容各部分的经济运行情况,各贸易银行先容各行的情况,同时向中心银行提出货币信贷政策要求。 这种会议形式已经坚持了两年多,发挥了沟通讯息,同一熟悉的作用,对研究、拟定货币政策,贯彻货币政策意图,起到较好作用。
第八,充分发挥货币政策保金融稳定的作用。 基本内容是对预备封闭的地方金融机构,在地方政府承诺还款的条件下,中心银行通过地方贸易银行向地方政府提供专项借款。由于夸大居民个人的正当存款和外债要保证支付, 因此有效保证了社会稳定。
可见,近几年来,人行几乎把所有的货币政策工具都用上了。但一直没用“积极的货币政策”提法,主要是考虑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任务十分艰巨; 同时积极的财政政策本身也包含了对货币政策的充分运用,例如财政部向贸易银行发行国债,本身就是贸易银行资产扩张的行为。货币政策实际操纵十分努力, 但不提实行积极的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这样比较主动。
2001年以来,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增幅出现下降趋势,不利于投资的增长。这种情况今年有看得到改善,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贯彻扩大内需的方针,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增长。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预计今年的货币政策将会在三个方面有所变化:一是努力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贸易银行适当增加活动资金贷款,满足企业公道的资金需求,尤其是促进贸易银行完善信贷治理权限,调动信贷工作职员营销贷款的积极性。二是将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小企业及农户的金融支持力度。为此,央行日前颁布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治理指导意见》,要责备面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三是根据我们对国内外利率、汇率和物价等因素的跟踪和分析,我们以为,由于当前经济增长幅度回落、通货紧缩风险加大、国际经济环境持续恶化,而美国、英国、欧元区等主要国家和经济区连续降息,这使人民币降息的可能性开始增大,假如这种状况持续下往,今年央行采取降息措施应该是可以预期的。这些措施将有利于贷款增长,为扩大投资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