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IPO抑价理论与实证研究综述(2)

2017-08-30 04:49
导读:2、根据国外已有的理论,检验国内IPO抑价现象的原因是否符合国外已有的理论 陈工孟和高宁(2000)运用西方的研究理论对我国股票一级市场发行抑价进行

  
  
  2、根据国外已有的理论,检验国内IPO抑价现象的原因是否符合国外已有的理论
  陈工孟和高宁(2000)运用西方的研究理论对我国股票一级市场发行抑价进行了分析,发现A股和B股市场的抑价率存在显著的差异,A股市场的抑价率与上市风险以及未来是否增发股票相关,符合西方的理论,而B股市场的IPO抑价现象与公司经营者的决策无关,抑价率的差别是随机的。而韩德宗和陈静对于我国IPO定价偏低进行了多因素分析,结果与西方理论相一致。
  
  3、考虑国内特殊的制度背景,尤其是“发行定价机制”的改变,检验是否影响IPO抑价水平
  伴随着国内对于IPO抑价问题研究的深入,国内的学者越发注意到了我国资本市场特殊的机制背景,在很多文章中都实证研究了机制、规则的改变对于IPO抑价水平的影响,主要包括发行定价机制的变动和股票市场制度背景两个因素。
  (1)发行定价机制的改变对于IPO抑价水平的影响。由于我国的股票市场的政策效应强烈,国内的学者对于IPO抑价现象的研究往往集中于政策的改变方面。IPO定价机制的改变对于IPO抑价水平的影响是不同的,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据此提出了政策建议。宋逢明和梁洪昀发现,市盈率的管制放开之后,A股市场的初始回报并没有降低,即一、二级市场仍处于分离状态,IPO抑价水平未发生显著变化。他们认为发行定价机制的政策性变化对于IPO抑价水平的降低是无效的。但是,在国内持这一观点的文章并不是很多,更多的实证性研究结果都显示:发行定价机制的变动会显著影响IPO抑价水平。
  马君潞和刘嘉对2005采取询价方式之后的14只股票进行了收益率的统计,发现IPO抑价程度降低了。他们虽然也考虑到其部分原因来自整个股市环境的低迷,但是仍然认为发行定价机制采取“询价制”的准确性较高,抑价现象得到改善。杨记军和赵昌文将IPO抑价水平作为发行上市公司的间接成本,并对比分析了不同发行定价机制下的IPO抑价水平,发现2005年以后实行的询价制度(即现行的发行定价机制)虽然提高了发行上市公司的直接成本,但是显著地降低了IPO抑价水平,即间接成本降低了。他们认为,现行的询价制在缩短一、二级市场之间的价格差异上,政策效果明显。王海峰等比较了询价制与控制市盈率定价两种定价机制对于IPO抑价率的影响,发现询价制下IPO抑价率更低,发行人与证券公司能够通过询价对象提供的询价信息合理确定新股发行价格区间。
  (2)股票市场制度背景对于IPO抑价水平的影响。在多数文章都将研究重点集中于某一微观机制变动时,也有国内学者注意到了我国股票市场整体的制度设计对于IPO抑价的影响。其中,刘煜辉和熊鹏2005年发表于《经济研究》的一篇文章中就认为,真正影响中国市场IPO抑价的根本性因素是股权分置与政府管制的制度背景。该背景下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IPO估值过程,故此也就没有普遍的发行价被故意调低的动机。因此,他们认为,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股权分置与政府管制的问题,才能真正解决IPO抑价问题。而任何局部的IPO变革措施,诸如单纯市场化询价等的效果一定无法达到。可以说,此文为“股权分置改革”从IPO抑价的角度寻找到了理论依据,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4、从承销者角度,即证券公司的角度分析IPO抑价的影响
  杨记军和赵昌文发现,包销方式与代销方式对于IPO抑价的影响没有显著区别,而承销商的商誉对于发行费用和IPO抑价水平也无显著影响。综合国内对于IPO抑价问题的实证研究,我们发现:研究方法较为简单,多为经典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较少考虑诸如内生性、异方差等问题;研究关键是对于衡量指标的选取,其中对于不同的发行机制则多运用虚拟变量或者是分成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角度多是关注于外部制度环境,较少关注上市公司的内部价值。而伴随着国内资本市场制度设计的完善和趋于稳定,研究上市公司内部价值与IPO抑价水平的关系也具有了较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上一篇: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治理模型的构建与实证研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