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效应、问题与策略(2)
2017-09-02 03:19
导读:二、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积极作用及潜在风险 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无论对民营资本本身还是对商业银行来说,都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对民营资本来
二、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积极作用及潜在风险
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无论对民营资本本身还是对商业银行来说,都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对民营资本来说,通过进入银行业:(1)能够有效解决民营资本投资效率低下的问题,提高资本资源的使用和配置效率。长期以来,由于民营资本分散在众多民营企业或居民个人手中,很难集中起来进行大规模的实业投资,再加上民营投资引导机制的缺乏以及过去许多领域对民营资本进入的限制,民营资本的投资收益难以保障,大量民营资本被迫存于银行或滞留在居民个人手中,从而大大降低了民营资本的投资效率,既阻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资本资源的浪费。(2)能够有效地实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为民营资本的产业扩张奠定融资基础。目前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除了考虑到银行机构相对较高的利润率之外,更大程度上是在于这一投资的战略意义,即银行作为货币市场主导者所具有的强大的融资功能,尤其是在现阶段资本市场发育还不够成熟以及政府对银行业准入有着严格限制的背景下,银行间接融资的功能与价值显得更加重要。
对银行业和经济发展而言,各种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所带来的直接效益包括:(1)有助于解决商业银行资本金不足的问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资本金不足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商业银行的业务扩张和市场竞争,民营资本的注入无疑有助于增加商业银行资本金和拓展其经营规模。(2)有助于银行业现代治理结构的建立和推动商业银行体制的真正改革。由于民营资本产权清晰,随着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有利于促进商业银行股权资本和产权结构的多元化,进而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强化法人治理和市场运作,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和内部控制的质量与效率。(3)有助于解决商业银行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民营资本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随着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在促进股权多元化和改进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将促使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体制、用人分配机制、业务创新力度、市场开拓方式等方面都以市场为导向,以利润为目标,建立起一套较完善的激励机制,解决发展动力不足问题。(4)有助于商业银行明确其市场定位,有效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随着民营股权所占比重的逐步提升,政府财政股权逐步被稀释甚至退出,由民营资本参股或组建的商业银行开始具备一个独立的市场利益主体所需要的全部特征,这将有利于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的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5)有助于强化银行之间的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机制。在现代金融体系比较发达的国家,受利益机制的驱动,银行相互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每年会有许多银行破产,同时也会有新的银行开业,最近十余年来的银行收购与兼并作为一种重要的竞争形式,促使这些银行培养了很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调节功能。另外,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金融服务缺位的问题。近年来,各国有商业银行根据成本与效益管理的原则开始大力强化集约经营,加上一批资产质量低、经营效益差的中小金融机构被撤消归并或退出金融市场,使得农村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严重不足。通过让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可以组建主要为地方农村经济服务的中小银行机构,有效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金融服务缺失的问题。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不可否认,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将给银行本身和金融体系带来一定的冲击,其潜在风险同样不容忽视。银行业是一个具有典型委托——代理关系的高负债和高风险行业,必须面对内在的风险转嫁问题,尤其是在大量债权人(主要是缺乏监督动力的小额存款者)和少数股权人的约束条件下,代理人去追逐高收益高风险投资项目的冲动更加突出,再加上由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任何一家银行出现问题都可能引起人们对其它银行信心的动摇,进而引起“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反应,对整个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冲击。如果民营资本以组建民营银行的方式进入银行业,在成立初期由于受到财力有限和资信不足的制约,在缺少国家信用担保和存款保险制度保障的条件下,很有可能会增加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对此,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和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