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效应、问题与策略(4)
2017-09-02 03:19
导读:① 数据来源:《中国金融统计年鉴2005》。(2)产权结构改革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提高非常重要的观点在我国从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印证。虽然四大国有商业
①数据来源:《中国金融统计年鉴2005》。(2)产权结构改革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提高非常重要的观点在我国从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印证。虽然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资产规模、资本规模,以及机构数量与员工人数上都远远超过股份制银行,但其经营效率的各项指标却一直都低于股份制银行和一些新兴银行。这种低效率并非是在市场竞争的作用下形成的,而主要是由历史因素和行政手段所导致,因此产权结构改革在目前情况下显得更加迫切。通过改变国有银行的产权结构,可以推动国有银行改革其不合理的治理结构,解决国有银行治理结构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巩固和丰富商业银行改革已经取得的成果。(3)上述关于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所可能招致的潜在风险大都与机构准入有关,而且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可能存在的障碍大都表现在设立新的民营银行上,在我国银行业整体上还面临较大风险的背景下,无论是从可行性还是从必要性来说,都应该是以资本准入改造产权的方式优先。
四、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若干策略
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涉及到民营企业、商业银行、政府部门、货币当局和监管部门等多个部门,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顺利实施和成功推进有赖于多方的协同配合和共同努力,要求商业银行与民营资本积极改革自身固有的弊病,也需要相关部门为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注重规范监管行为和提高监管水平,有效防范各类潜在的风险。
对民营企业来说,在进入银行业之前应该建立起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这有利于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经营管理,提高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同时应明确进入银行业的目的是作为一项战略性的长期投资,而不是为了获取短期利益或当年分红,更不能够从事关联交易来套取贷款。对商业银行来说,要加强内部控制和信息披露机制的建设与规范,强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实现其盈利、市场扩张、可持续经营的最佳平衡;民营资本进入商业银行之后应该注意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实现由银行家来经营银行的目标,有效解决业务扩展与风险控制之间的矛盾。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随着民营资本进入国有银行以及银行产权结构的改变,还需要政府部门进行角色转换、货币管理当局的配合以及监管部门的不懈努力。首先,政府部门作为国有资产的代表人,必须逐步放弃对银行的直接干预和管理,同时不断强化其股东角色,依靠政府独资或控股的法人投资机构参与改革后变成股份制银行的董事会,通过在董事会的工作来维护国有资产的权益。其次,货币管理当局的重点任务是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通过货币政策维持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使国有银行改革在一个良好稳定的环境中推进;同时积极推进存款保险制度与市场退出机制的建立与建设,进一步明确保护存款人的利益。一方面,通过建立银行业的市场退出机制,加快高风险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处置进程,可以从根本上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环境;另一方面,在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和国家信用担保的局面被打破之后,有必要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增强存款人对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信心,同时为市场退出机制提供保障。最后,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给监管部门带来了新的挑战,针对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之后可能出现的风险,监管部门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管法规制度和监督体系,防止一股独大和管理者专权,从制度上为中小投资者和存款人利益提供保障;进一步构建规范、公正、透明、高效的市场准入管理体系,完善科学、审慎、透明、可操作的市场准入标准和程序,维护银行业公平竞争;建立持续有效的现场检查体系和
系统科学的非现场监测体系,逐步完善风险评价和预警体系,通过实施持续性的全面监管来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
参考文献:
[1]易纲,赵先信敝泄银行竞争:机构扩张、工具创新与产权改革[J].经济研究.2001;8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2]于良春,鞠源甭⒍嫌刖赫: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J].经济研究.19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