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2)
2017-09-11 04:16
导读:总之,少数民族地区金融运行的核心问题是金融结构不优化和浅层化,在经济发展对金融发展依存度不断提高的市场经济中,民族地区金融这种浅层发展的
总之,少数民族地区金融运行的核心问题是金融结构不优化和浅层化,在经济发展对金融发展依存度不断提高的市场经济中,民族地区金融这种浅层发展的状态,严重妨碍了国家对民族地区金融支持政策作用的发挥、抑制民族地区的资木形成、阻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降低了经济、金融运行的效率,从而对民族地区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构成制约。
二、目前情况下金融部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困难分析
1、机构设置不合理
目前,农村实行了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从理沦上看,农村金融机构设假比较齐全,但其实不然。国有商业银行由于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实际上除了极少数“黄金”客户能得到其金融支持外,其他广大急需资金支持的中小企业、农户根本得不到其所需要的金融服务。农村信用社已成为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主要机构,但机构设置偏少,加之历史包袱沉重、经营机制不完善、自我发展能力较弱,支农主力军的作用还得不到很好发挥。
2、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范围狭窄
农业发展银行主要承担的是国家粮棉油等产品政策性收购业务,而扶贫贴息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等都划转到了农业银行。随着粮棉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农发行业务明显下降,其现有机构、人员作用得小到充分发挥。同时,急需政策扶持的农业开发、农业技术进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却得不到应有的政策性金融支持,满足不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3、农村金融业务的资金投向不尽合理
现在扶贫贷款划归农业银行,但扶贫贷款经营目标,商业银行效益最大化经营目标之间存在矛盾,使得农业银行经营的扶贫贷款难以真正落实到最需要扶持的贷款对象上。农村信用社在人民银行再贷款的运作上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出于自身稳健经营的要求,他们不愿投向农户小额贷款。此外,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先天的弱质性缺陷,也让农业补贴资金和信贷资金集中流向一些已经具备比较成熟的经营能力和经营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而大多数从事农业生产、加工的中小企业却难以得到有效的政府扶持和信贷支持,因而不能迅速发展壮大。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4、农村信贷风险欠缺保障机制
一是落后地区种植、
养殖业增收难,农业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难的能力很弱,虽然国家对种粮实行了补贴,但生产资料等持续涨价,导致增收的不稳定性较大,使金融信贷风险难以预测。二是农业保险呈萎缩趋势,市场保险份额小,对农业的支持保障能力相对减弱,根本无法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三是农业经济发展正在向特色、产业化方向发展,但市场风险没有保障支撑。市场走俏时,形势一片大好;一遇市场疲软,损失只能由农户负担,进而造成银行信贷风险。
三、金融支持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少数民族地区金融服务供给功能弱化,农村金融资金外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趋势,不能完全归罪于银行收缩业务和撤并机构。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要求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必须以利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地方经济和金融的协调发展,加快构建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努力实现新农村建设与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1、增强农村金融体系供给功能
针对农村现阶段经济发展状况,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一方面要完善原有的金融服务体系,另一方面要通过多元化和规范竞争来促进发展,逐步建立起不同类型的农村金融机构,满足农民多方面的需要。一是充分发挥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金融业务的独特优势,有效弥补财政支农不足的需要。二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进一步明确为“三农”服务的市场定位,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支农主力军的作用。在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中,不断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同时,人民银行通过政策优惠支持,帮助防范农村信用社的支付风险。三是组建形式多样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如组建农村借款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农户借款提供信用和资金担保服务。目前,民间借贷比较活跃,针对这种小额、分散、灵活、方便的特点,允许民间金融组织的市场准入,建立民间金融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