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运行机制探析(3)
2017-09-11 06:48
导读:②成就激励。“民有、民管、民借、民还”的资金使用原则以及健全、公开、透明的财务制度和监管制度,给了农民充分的话语权。唤醒了农民的自我意识
②成就激励。“民有、民管、民借、民还”的资金使用原则以及健全、公开、透明的财务制度和监管制度,给了农民充分的话语权。唤醒了农民的自我意识、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从而激发了农民主动参与合作组织内外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农民参与管理得到组织和村民的肯定,就会产生很强的成就感。另一方面,农民通过金融支持,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并根据自己成功的经验带领村民致富。在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过程中个人的价值和潜能得到充分实现而产生一种成就意识,以前都不愿意参加的村民大会,现在大家都踊跃参加了。
(2)约束机制。
要防止激励走向反面就必须有严格的约束,激励是发动机,约束是制动器,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约束机制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合作组织的运行效率。
①信息对称所产生的外部约束,所谓的外部约束指的是相对于各成员来说,其约束力量来自于组织的各项
规章制度和其他成员,仍以银山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为例,其收放贷款实行责任制,规定1000元以下由出纳自主放款;1000~3000元由理事会会长批借,3000~10000元由理事会集体研究,理事长批借;10000元以上由理、监事会集体研究批审;规定5000元以上的借款一般需要抵押,责权对等,相互制约。同时合作组织要求定期召开社员大会,公开财务状况,就资金运行状况接受全体社员的监督。同时,由于理、监事会对收放贷款和合作组织正常运行所肩负的责任,他们有强烈的动机搜寻贷款人各方信息,对其资金财务状况进行关注和监督,这种约束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是合作组织各成员之间信息对称,监督和约束成本低,效应强。
中国大学排名 ②社会资本所产生的自我约束。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I)是指能促成个体之间相互合作的一系列具体的非正式的具体的社会规则,他体现的是个体之间社会网络关系以及信任机制,就我国民间风俗来看,社会资本具有建立时间长、易于摧毁且难以重建的特点。特别是对于基本被排斥在正规金融之外的农民来说,参与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违约的成本是相当大的,农民与合作组织之间是重复博弈,一次的违约可能意味着在通过合作组织贷款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且对于他的社会资本来说也是个很大的损失。作为一个理性经济人,一般都会选择履约,以达到长期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对于合作组织的每一个成员来说都有强烈的动机进行自我约束。
4 结语
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产生是一个诱致性制度变迁过程,他的发展对于构建完整的农村金融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对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进行有效的治理,促进其健康成长具有重大的意义,笔者认为对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治理,核心在于促使合作组织的运行机制的有效发挥。而运行机制的有效发挥离不开两个方面的保证:第一,从宏观层面来看,必须使农民资金互助组织合法化,确认它的法律地位。为运行机制的监控提供一个明确的法律环境。第二,从微观层面看,只有农民具有健全的合作意识、合作理念以及对合作原则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才能提高合作组织运行机制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