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V迁移对中国银行卡发展的影响及应对策略(2)
2017-09-12 01:30
导读:二、EMV迁移给中国银行卡发展带来的问题 (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 EMV迁移是一项巨额投资,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卡片的升级成本,终端的改造成本,发卡
二、EMV迁移给中国银行卡发展带来的问题
(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
EMV迁移是一项巨额投资,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卡片的升级成本,终端的改造成本,发卡行、收单行、清算中心主机系统的改造成本,宣传推广、业务
培训成本。截至2008年底,我国银行卡发卡总量超过18亿张,境内联网商户118万户,联网POS机具达185万台,联网ATM机近16万台,庞大的市场规模给我国EMV迁移带来巨大的置换成本压力,预计完成EMV迁移所需成本将高达数百亿元人民币。面对如此高昂的置换成本,银行不会再提供“免费的午餐”,必然会改变收费政策将卡片置换费用大部分或全部转嫁到持卡人身上。更为关键的是,迁移成本的80%将花费在后台系统的升级改造和相关教育培训方面,而不是对前端卡片和受理设备的升级改造上。相比高昂的迁移成本,伪卡欺诈交易的损失就显得有些不足值一提,这成为影响中国EMV迁移的重要因素,也是银行卡产业最发达的美国谨慎实施EMV迁移的主要原因。
(二)EMV迁移的市场需求
由于欧美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形成较早,现已发展得相当完善,他们在进行信用卡支付时,无需持卡人密码校验,而只需要签名即可交易。在中国,根据国情,对信用卡支付增设了个人密码校验,持卡人可以自由选择通过设置个人密码保障账户安全。这看似简单的客户身份识别,实际上对提高安全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EMV迁移在欧洲发展迅速,正是因为其在银行卡安全方面低于中国。EMV迁移成本高和相对较低的中国市场需求,影响了中国EMV迁移的动力。
银行卡欺诈主要集中在国际卡的境外使用和境内外卡的收单欺诈上。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对中国银行业EMV外卡受理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的首次考验,也是推进我国EMV迁移的一个契机,成为促进EMV迁移的强大动力,激活了原本需求低迷的中国市场。澳大利亚银行卡的受理环境的全面改观正是缘于2000年悉尼奥运会,现已成为整个亚太区智能卡IC卡产业发展的领跑者;2004年雅典奥运会也促使雅典实现了智能卡受理环境的全面改造,雅典EMV卡受理率达到了100%。随着入境消费的与日俱增,以及抢占2010年上海世博会带来庞大消费的巨大商机,要求中国加快推进外卡收单业务的EMV迁移,以更好地防范外卡欺诈风险。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三)“风险转移”给我国带来压力
为降低银行卡交易风险,VISA、MaserCard等国际组织要求各会员银行在2005年1月1日以前对所有的国际卡加载具有EMV标准的IC芯片,国际卡收单行的POS要有受理EMV标准IC卡的功能,并届时启动“风险转移”政策,将目前伪卡风险主要由发卡行承担的惯例,改为由发卡行、收单行中未采取EMV迁移的一方承担。中国由于尚未完成EMV迁移,因此将承担歧视性的伪卡风险。不仅“风险转移”政策颁布对中国EMV迁移带来了外部压力和推动力,由于周边国家EMV迁移的进展陆续完成,使银行卡欺诈的风险向中国转移的趋势呈现出来。如2007年日本发卡EMV迁移比例就达到39%。马来西亚、韩国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EMV迁移也进行得如火如荼。这就进一步加剧了中国在银行卡欺诈中承担的风险。 三、中国对EMV迁移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领导,有序推进
行业管理部门应积极跟踪国际EMV迁移的动向,进一步完善国内EMV标准的制定。磁条卡向IC卡转换,实现EMV迁移是一个必然趋势。作为国际银行卡领域中的重要地区,中国银行业应保持对这一趋势的积极关注。首先,应积极制定和完善中国的EMV标准,这是整个迁移行动的基础。目前人民银行已经组织国内商业银行着手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应该说我们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其次,国内银行业管理部门应会同商业银行尽快制定适合国内实际的EMV迁移计划,尤其是在已有的技术标准等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必要的业务和技术试点,从而为EMV迁移在国内获得实实在在的经验。这将对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有非常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