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外汇收支形势的变化、影响及对策
2017-09-12 04:40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近期中国外汇收支形势的变化、影响及对策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2002年前3个季度,银行
2002年前3个季度,银行结售汇延续了2001年下半年以来出现的较大顺差态势:经常项下贸易结售汇顺差几乎是贸易顺差的两倍,非贸易结售汇顺差有了成倍增长,其中居民个人结汇从过去每月2亿美元左右激增至十几亿美元:资本项下扣除不可比因素后,也保持顺差。很大程度上,银行结售汇顺差反映了外汇资金的持续流入。这种现象是否正常、主要的相关因素、可能造成的以及需要采取的对策等,都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其中一些模糊认识需要加以澄清,一些尚未明朗的有待进一步。
一、关于银行结售汇形势的基本判断 1.银行结售汇形势是否“正常” 在有关银行结售汇形势的讨论中,人们最关心的是这种形势是否正常。但何为“正常”,似乎没有一个普遍的标准。常见的有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判断银行结售汇“正常”与否,要与其长期趋势相比。如果银行结售汇背离长期趋势,出现持续单向的大幅变动,则属不正常。例如,贸易差额是贸易结售汇差额很好的参照物,两者虽然不完全相等,但在贸易方式等制度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应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如果贸易结售汇差额相对贸易差额出现持续、大幅、单向的变动,则属不正常。又如,尽管个人结售汇不像贸易结售汇那样有明确的参照物,但如果个人结汇持续大幅增长,也可视为存在异常的资本流入。通过与趋势相比判断银行结售汇正常与否,有助于我们及时发现可疑的资本流动,但这是一种静态的。1994年中国改革外汇管理体制以来,银行结售汇情况各年波动较大,尚未形成明显的变化,因而单纯与过去相比并不十分令人信服。 第二种观点认为,银行结售汇形势的变化及其反映的资本流动主要是受因素的影响,在上可以解释,不存在“正常”与否的问题。如果资本流动难以通过经济因素来解释,本身才是不正常的。当然,明显违法违规的资本流动除外,但由于中国在制度上对经常项目仍进行真实性审核和监管,对资本项目仍维持较严格的管制,违法违规的资本流动总量不会很大。这种观点强调资本流动的经济合理性,但忽视资本流动总量的变化和可能产生的影响,不利于及时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第三种观点认为,银行结售汇正常与否主要看有无资本外逃或短期投机性资本流入。外汇管理部门通常以此为标准。这种观点有其历史合理性。中国家一般都存在外汇短缺问题,所以对资本外逃严加防范,而对资本流入管理较松。但近几年世界上几次危机之后,短期投机性资本流入对一国金融和宏观经济稳定的冲击也引起高度重视。这与过去防范资本流出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当形势逆转时,过去流入的资本可能大规模流出。这种判断方法有利于监管当局及时采取措施,但在实际中,由于资本流动监测体系还不够完善,很难准确区分资本流动的期限和性质。 笔者认为,简单地判断银行结售汇和资本流动正常与否意义不大。更重要的问题在于,银行结售汇和资本流动的变化是否可能影响金融稳定乃至宏观经济稳定。与其为资本流动的性质和正常与否争论不休,不如下大力气加强对资本流动的监测,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并及时采取措施。
2.银行结售汇形势变化与资本流动的关系 银行结售汇的变化是否一定反映了资本的跨境流动?有人认为,如果银行结售汇的变化不是由资本的实际跨境流动引起的,则不必担心。这种说法值得商榷。2002年1—9月,中国的出口结汇与出口额大体匹配,但进口售汇明显低于进口额。这说明,贸易结售汇差额远远大于贸易差额的直接原因是进口售汇下降,而不一定是当期资本流入。但仔细分析售汇下降的原因后发现,其中大部分现象在性质上可视为资本流入,其影响是相似的。一是更多用自有外汇或外汇贷款支付,减少购汇。为满足企业外汇贷款需求,银行可能增加国外融资,体现为资本项目下的资本流入。二是相当多的企业延期支付进口货款,这相当于国外出口企业向国内进口商提供了贸易信贷,可视为一种无形的资本流入,将增加未来对外支付的压力。三是境外垫付货款增加。这种现象在跨国公司中较明显,即境内外资企业的进口货款由其境外母公司代为垫付。这同样是境外企业向境内企业提供了信贷。四是境内企业用原来滞留境外的外汇支付进口货款。这相当于企业将外汇调回境内再用于对外支付。可见,企业减少购汇,除了使用其自有外汇资金外,种种减少购汇的途径都可视为无形的资本流入,将增加对外负债和未来对外支付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