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水平与汇率形成机制展望
2017-09-15 06:48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人民币汇率水平与汇率形成机制展望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2005年以来人民币
摘要:2005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已取得成功,但未消除国际收支不平衡等问题。人民币汇率仍将上升。应推进外汇管理改革,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 外汇管理
人民币汇率改革主要涉及到三个问题,一是人民币汇率水平问题 比方说人民币是否会继续升值的问题;二是人民币汇率生成机制问题,也就是人民币的汇率应该怎么形成;三是外汇管理问题,即金融与资本项目开放的问题,与此相关的有一个包括外汇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深化问题。
一、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回顾
2005年7月21日央行宣布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其主要内容是:(1)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该升值可以视为人民币的法定升值;(2)采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即允许单日人民币对美元波动幅度为千分之一,人民币对非美元波动幅度为百分之一;(3)人民币从钉住单一美元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人民币对非美元外汇的波动幅度的规定类似于我国现行股票市场的涨跌停板制度,由于没有设定人民币对美元以及人民币对非美元外汇的中心汇率,因此,它不属于目标区管理汇率制度范畴,而是类似于某种爬行钉住的汇率制度。
从2005年开始的人民币汇率改革至今已有18个月之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出现了大幅度的攀升,从汇率改革之时的100美元兑827.65元人民币,升值到2007年1月31日的100美元兑777.76元人民币,升值幅度已经达到6.4%。
从2005年和2006年的我国国际收支的情况看,人民币汇率升值及汇率机制弹性的增加非但没有出现国际收支的逆差和金融市场的大幅度波动,而且经济高速增长,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加快,城乡居民的收入也在增加,吸纳新增劳动力的能力不断扩大,所以,人民币汇率改革是成功的。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但是,汇率改革并没有消除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问题,经常项目和金融资本项目的顺差依然存在,且顺差幅度在进一步扩大化,宏观经济的内外不平衡矛盾更加突出。具体而言:(1)由国际收支顺差导致的外汇储备急剧增加而引起的超额人民币基础货币的巨额投放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所谓“流动性过剩”的源头;(2)中央银行为了冲销部分因收购外汇而投放的人民币,发行了巨额的中央银行票据,不但增加了央行的利息负担,也使货币政策的效应大为降低;(3)由于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以人民币计算的央行持有的外汇储备缩水不小,保守的估算缩水金额高达3,000多亿人民币;(4)截至2006年底外汇储备已经高达10,000多亿美元,这就意味着相当于约77.776亿人民币的我国的真实资源为国外所利用;(5)人民币升值预期并没有因为人民币的升值而消失,升值预期给宏观经济管理带来了新的难题。
二、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变化趋势
在人民币汇率升值了6.4%之后,今后人民币的走向如何是金融部门、贸易部门及相关社会各界关心的问题。根据2006年国际收支的情况,展望2007年的国际收支,依然会出现较大的经常收支和金融与资本项目的顺差,因此,笔者认为人民币汇率的基调还是会上涨,当然这个上升过程会有波动。应该说,人民币的主旋律是上升,但是在上升的过程中也会有小幅度的下调,波动幅度应该比2006年大。
岁末年初,海内外众多机构对人民币汇率2007年走势作了预测,一致认为2007年人民币还将升值3%-5%。如果扣除2%的法定升值,人民币化了约18个月的时间升值了4.4%,据估计,2007年人民币升值幅度应该在3%左右。
问题是必须考虑两个因素,第一,2007年人民币汇率机制是否会改革或完善;第二,是否存在着人民汇率的政策目标。自从进入牙买加体系之后,除了采用浮动汇率制的发达国家基本上把汇率作为自由经济变量来对待之外,采用钉住汇率制、管理浮动汇率制的经济体,不是把汇率作为政策工具,就是把汇率作为政策目标来对待。最近,宏观经济管理层多次表态,要改变目前国际收支大幅度顺差的局面,促进国际收支达到均衡。虽然,汇率不是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唯一手段,但也是可选择的一项政策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民币汇率具有潜在的政策工具的可能性。如果管理层作这样的选择,那么,不排除人民币将会有更大幅度的升值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