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金融神话破灭暴露监管盲区(2)

2017-09-16 02:47
导读:3、流动性中止于证券化的趋同行为 只有买家和卖家相匹配的市场才是具有流动性的市场,市场流动性并不等同于市场规模,而是取决于多样性。众多的参

  3、流动性中止于证券化的趋同行为
  只有买家和卖家相匹配的市场才是具有流动性的市场,市场流动性并不等同于市场规模,而是取决于多样性。众多的参与者若同时都想将证券抛出套现,这时的流动性只能趋于零,并且这一过程会自我强化。一旦流动性降低,则导致市场定价系统失灵,价格越跌越不敢买,最终使持有者资不抵债。尤其投行没有美联储资金支持,没有FDIS(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保险,无法进行资本弥补而只剩下金融机构应急计划。而在个案发生时才具有合理性的应急计划,当面对整体市场同时采用则只会失效而爆发流动性危机。
  
  三、金融危机戳破了“赢利性”神话
  
  取得效益是金融活动的最终目的,追求利润是金融行为的基本特征。但这次危机给我们展现的图景却是:经过缜密构思的赢利策略适得其反,复杂算出的“精确”收益最后演变为巨亏!错愕之余人们不禁深深自问,到底是什么造成了目的与结果的截然对立?
  1、效益的海市蜃楼:用期望值代替实际值
  实体经济具有物质变化过程,因此其效益的获得是缓慢的。而金融作为虚拟经济的代表,其效益的获得往往显得十分迅速。但脱离物质基础而仅凭自我复制的衍生金融势必成为沙滩上的楼阁。通过收益模型算出的结果是期望值而非实际值,能否真正实现具有不确定性,从长期角度来看是非常不牢靠的。
  2、饮鸩止渴式赢利:服务变自营、投资变投机
  证券化产品已成为现代金融新的利润增长点,逐利性使此类金融工具不断超出资产融资、套期保值和分散风险这些良好的初衷,许多金融机构不断扩大自营业务,并使投资蜕变为投机,走向了诚信经营的反面。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3、高杠杆率的双向性:放大收益也放大亏损
  金融衍生品赢利快捷的一个手段是高杠杆率,不但投行使用普遍,近年来商行对此也趋之若鹜。例如2000年后国际前10大投行杠杆率一直处于20倍以上,2007年达到了30倍的高比率。问题在于这种放大效应是双向的,不但放大收益,也放大亏损,即便是超大型金融机构也会因某个部门或业务线亏损而导致整体倒闭。
  
  四、消除金融神话完善监管的对策
  
   1、消除“安全性”神话的对策
  针对大量证券资产在“系统内交易只使风险来回转移,但不会减少”的特点,对系统内交易要加以合理的调控。巴塞尔委员会已要求银行重视交易账户中更广泛的特定风险,在更长的时段中全面衡量风险,对于长期持有的证券应及时予以披露并提留足够的监管资本。需要提醒的是,不同类型风险可能引起的交叉传染、变异等问题也应给予足够的关注。
  针对资产证券“降低个别风险是以增加系统风险为代价”的双重作用,要重新审视它们在经济金融化、金融证券化中的利弊得失。因而一种资产证券的整体规模和所有资产证券的总规模都应受到必要的限制。审批和监管机构要在发行数量、时间、期限及品种间的重叠上科学设限、合理搭配、严格监督,将系统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破坏力降到最低限度。
  针对“多次证券化的复杂性使风险更隐蔽、危害大”的缺陷,要让证券化产品返璞归真。金融创新的主方向应是开发那些容易理解、定价和衡量风险的简单产品,主功能应是为了套期保值、降低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结构等。对于违背上述主方向和主功能的金融产品及其交易活动,要像实体经济中对待假冒伪劣产品那样,不但严加限制,甚至予以取缔。    2、消除“流动性”神话的对策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盘活次贷资产却换来资本市场挤兑”的恶果提醒我们,应全面认识资产证券在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一体化过程中的作用。它使市场风险超越价格波动范畴,溶入对手违约风险。美联储通过实用方法将投行并入具有核心存款的商行,以充分发挥FDIC保险和联储资金支持的作用。高盛和摩根斯坦利转为银行控股公司,贝尔斯登和美林被收购是其具体实践。
上一篇:内部控制、对冲和经济资本配置――金融机构风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