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神话破灭暴露监管盲区
2017-09-16 02:47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金融神话破灭暴露监管盲区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 本文分析了金
【摘要】 本文分析了金融业在安全性、流动性和赢利性方面容易形成的若干监管盲区,结合金融危机带来的大量经验教训,探讨如何调整监管机制,完善金融监管。
【关键词】 金融神话 监管盲区 金融危机
一、金融危机颠覆了“安全性”神话
大量危机事件表明,金融产品的设计者和发行者往往过分强调其转移、分散风险的功能,却轻视它也在扩散、传递风险。例如通过资产证券化,金融体系不但没有释放出足够多的风险,却由于下述诸原因聚积了越来越多的隐患。然而许多人对这一实情并不充分知晓,对证券化的作用未能全面、深入理解而长期奉若神明。
1、系统内交易只使风险来回转移,但不会减少
金融产品的复杂性和规模效益使得其交易从一般企业、组织、散户转向以机构投资者为主。除了对冲基金、共同基金、养老基金外,发行MBS(按揭支持债券)的两房、推出CDO(担保债务凭证)的投行、经营CDS(信用违约互换)的保险公司,甚至连当初出售房贷资产的商行均成了这些“有毒”证券的巨额持有者(见图1)。这表明资产证券其实只是在各个金融机构之间进行交易、流转,而非真正意义上的风险对外分散。
2、降低个别风险是以增加系统风险为代价
结构化金融产品的作用是将标的资产的风险向更大范围分散,这虽然降低了个别金融机构的特异性风险,却可能造成整个市场系统性风险上升。如次贷危机前银行通过证券化将大量信贷风险转移出资产负债表,结果银行自身降低了信用风险,而整个市场的风险却越聚越多。当经济周期下行时这些风险就会转化为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见图2),最终就又反过来危害到银行自身。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3、多次证券化的复杂性使风险更隐蔽、危害大
多次复合的证券化产品会使风险更难辨别和追踪。例如以次贷为基础的MBS和CDO,其原始形态是相对简单和安全的房贷MBS,但银行为了扩大业务规模,投资者为了追求更高回报,共同促成了MBS-CDO多层次再证券化产品问世,并将次级房贷组合其中。结果使可以有效降低银行风险的产品,蜕变为扩散特异性风险和放大系统性风险的产品。
二、金融危机粉碎了“流动性”神话
保持流动性是金融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许多金融创新就是为了提高金融系统的流动性。然而在这次危机中我们看到的却是充满矛盾的一幕:尽管各国政府两年来不断给金融机构注入巨量流动性,但到头来危机还是在流动性枯竭中加深。这又是为何所致呢?
1、盘活次贷资产却换来资本市场挤兑
证券化的初始目的之一是为了盘活长期信贷资产,改善其流动性。这虽解决了银行短期负债与长期资产之间的矛盾,却也将信用风险带到了资本市场,改变了金融风险的传导机制,使金融机构在资本金充足、无现金挤兑出现的情况下一样会爆发流动性危机(见图2)。当证券资产成为银行主要资产之后,危机变成以资本市场挤兑这种新方式出现,其传导链变为:信贷市场违约→信贷证券贬值→投资者同时避险套现→资本市场流动性危机→证券持续贬值使银行间不信任→银行间流动性危机→现金流动性危机→偿付能力危机。
2、流动性紊乱于衍生品的“倒金字塔”
近年来全球金融扩张速度大大超过GDP增长速度,2004年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名义本金之和已是GDP的5倍,2007年又上升到12.5倍。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呈“倒金字塔”形态,其恶果之一就是扰乱了实体经济的流动性均衡,使之经常处于大起大落的状态:当衍生市场看好时,资本多级增值,造成流动性过剩;而衍生市场看跌时,资本多级减值,带来流动性短缺。例如CDO、CDS曾经流动性很好,甚至超过基础证券(见图3),但次贷危机发生后成为首先殃及对像,其自身流动性不但嘎然而止,而且拖累持有机构信用降级、股价下跌、资产减计,使之整体流动性丧失殆尽,只有坐以待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