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操作的运作机制及其在我国的实践(3)
2017-09-22 01:34
导读:4.央行具有良好的公信度。公众预期的合理程度取决于对央行的信任程度,如果央行说到做到,要使利率下降,一定提高国债价格,反之亦然,金融机构一
4.央行具有良好的公信度。公众预期的合理程度取决于对央行的信任程度,如果央行说到做到,要使利率下降,一定提高国债价格,反之亦然,金融机构一定抢先买入或卖出国债,实际利率就向目标利率靠拢。但如果公众对央行的决策心存犹疑,认为央行只是虚晃一枪,或者会在市场压力之下改弦更张,他们的操作不仅不会使实际利率向目标利率靠拢,甚至可能逼着央行变动目标利率,这就没有公告操作的效果可言了。
三、公告操作在中国的实践
1.公告操作在中国的实践。
2005年前9个月,因受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下调和汇率改革的影响,我国货币市场利率呈总体下降趋势,10月央行开始借助公开市场操作促使市场利率向合理水平提升。10月20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高盛高华中国债券市场发展高峰会”上表示,“目前长期债券利率偏低,隐藏风险”。副行长吴晓灵也认为,“央行不希望这种低利率长期维持下去,会采取一些措施使货币市场利率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高位盘旋的债券市场立刻对两位行长的讲话做出反应,上证国债指数当天结束了从年初以来的单边持续上扬的局面开始下挫。市场普遍认为这是央行向市场发出的警告,会采取紧缩的调控措施提升市场利率。紧接着,央行在10月25日和27日发行了总计1000亿元的央行票据,并进行了100亿元正回购操作,扣除到期的央票和正回购490亿元,一周之内央行回笼资金610亿元,比前周多回笼了150亿元。这样的操作力度更使市场看到了央行提高利率的决心,短期市场利率迅速拉升。11月初发行的3个月央票的利率为1.2205%,1年期央票的利率为1.3788%,分别比10月份的票据利率上升6bp和0.11bp。债券市场也进一步大幅调整,上证国债指数从10月20日的109.70高点下跌至11月底的95.08点附近,央行成功地实现了利率抬升的目的。这次事件中,央行领导人先公布提高市场利率的政策意图,引导市场心理预期,再用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的行动与之配合,表明了紧缩性的宏观调控还将进一步加强的决心,市场利率迅速向央行希望的目标靠近。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我国央行与金融机构的博弈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央行在传递政策信号的同时,必须充分利用公开市场操作手段来保证目标的实现,使金融机构相信央行的能力,相信央行的言行一致,这样央行才能在下一轮的博弈中占据主动地位,获得金融机构更多的支持。
2.完善公告操作的实施环境。
一是完善公开市场工具和操作方式。成熟的公开市场操作制度是公告操作效果的依据和保障。我国公开市场操作虽然对调解商业银行流动性、对冲外汇占款、引导货币市场利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国债市场不够发达,公开市场操作一直面临操作对象不够问题。因此,除央行票据外,还需要大力发展其他可用于公开市场操作的工具,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公开市场操作方式,以提高货币政策操作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二是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步伐。目前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但是,这并不表明我们已经具备了利率市场化的基本条件。因为一旦资金的充裕情况发生逆转,我们可能只能回到行政手段中去,所以我们目前就需要进行有关利率走廊调控体制的建设,做好用市场手段取代行政手段的准备。
三是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我国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正在提高,有许多网站和文件可以让公众明确地知道央行的政策意图,但是,出人意料的操作也时有发生,这固然为我国目前经济金融形势的制约,但是,它也会扰乱公众的预期,不利于形成长期稳定的理性预期。所以,我们在不得已采取权变的货币政策的同时,要尽可能向规则的货币政策的方向努力,才能真正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
四是促使商业银行成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主体。我国商业银行至今承担着不少社会责任,以致它还不能完全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这就不利于使它们的操作与市场化条件下央行的期望一致,所以,我们要尽快解除商业银行的其他社会责任,使之完全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奠定公告操作的必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