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银行产权非物质权能研究(2)
2017-09-22 06:15
导读:两方学者之所以忽略产权的非物质权能研究,而侧重于产权的物质权能研究,原因在于西方产权研究的指向对象是产权拥有者直接支配的财产权利,由于是
两方学者之所以忽略产权的非物质权能研究,而侧重于产权的物质权能研究,原因在于西方产权研究的指向对象是产权拥有者直接支配的财产权利,由于是财产所有者直接支配其财产,产权拥有者对其财产拥有完全的信息,也就拥有完全的财产知情权,因此没有必要强调产权的财产知情权(非物质权能)。在财产产权两权分离的企业制度下,产权学家研究的是产权明晰度和流动性的重要性和相应作用,以及财产所有者的“用手投票”、 “用脚投票”的机制,关于财产知情权的研究则是狭义的财产知情权一一会计信息产权的研究, 是会计学家的研究领域,是国家(政府)信息披露立法的事情。这样产权研究专家在研究产权时总是隐含着产权主体拥有实现财产知情权的完全信息。在西方私有财产制度下,对产权非物质产权研究的忽略并不妨碍产权物质权能(受益受损权利)的实现。现实中,在财产两权分离的企业制度下财产所有者的财产知情权确实受到了很好的维护,财产所有者拥有实现财产知情权的必要信息,因为西方存在很强的会计、审计、法律制度环境,总能保证财产所有者得到其实现产权非物质权能的必要信息,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信息输送最终都可以传送到具体的人格化股东。
我们认为中国理论界对国有银行产权非物质权能研究忽略的原因在于:计划经济时代,国有银行代理人几乎没有机会主义行为的空间,国有银行初始委托人既不需要也没有必要去监督国有银行代理人。因此,在计划经济时代,假定初始委托人在关心国有资产和监督国有银行代理人上都具有理智的冷漠和搭便车行为具有现实合理性。
三、产权非物质权能研究价值:初始委托人的全新解析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一)初始委托人的监督动力:非同质性分析
在承认个人利益多元化的市场经济时代下, 国有银行初始委托人(全民)是有动力去关心国有资产和监督国有银行代理人的。全民很抽象但很实际,全民(个人)实实在在直接或间接地承担了相应的,甚至超额的改革成本(财务结果),包括同有银行(银行)的决策效率成本、历史遗留成本、政策性负担成本。俗话说“国有银行吃财政,吃完财政吃银行,吃完银行吃股市”。“吃财政”实际上就是直接由国有银行(企业)初始委托人(全民)承担改革成本,“吃银行和吃股市”则是由全民间接承担成本。可见在国有制企业庞大的体系里,虽然活动着的全部是形形色色的“代理人”,但有可以追溯的最后委托人(全民)。既然全民承担了一切改革成本,全民是有动力来关心国有资产和监督国有银行代理人。
我们假定“全民是非同质的”, 并按个体的行为意图、行为目的及行为能力的不同对初始委托人(全民)进行分类(不同类别的个体权利是平等的,个体随着其责任、知识能力、个人利益的变化可以在类与类之间转化)。如下表:
假设全民关心国有资产的一般性效用函数为:
EU=aEU(M) bEU(S)一EU(C)
EU(M)代表关心国有资产带来的物质效用,M代表用货币衡量的物质收入,a为乘数因子:EU(S)代表关心国有资产带来的精神效用,S代表无法用货币衡量的精神感觉,b为乘数因子:EU(C)表示全民关心国有资产带来负效用,C是—种成本支出。
如果a:0,b二0,EU(C)二0,则EU二0,这是N:类全民的效用函数。适用于主流经济学家的分析框架和分析结论。
如果a:0,b;i0,则EU二bEU(S)一EU(C),这是N,类全民的效用函数。N:类全民关心国有资产是出于一种责任感,关心国有资产可以给他们带来某种精神效用(非物质效用)。比如刘姝威是国有资产初始委托人(全民)中的一名研究人员,关心国有资产不会带给她任何直接的物质效用,但她做完蓝田股份的一系列分析后,出于学者的责任和勇气还是给《金融内参》写了短文,事实证明,她的关心给国有银行的止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长期以来, 不同经济学派关于国有银行效率、国有银行改革等种种争沦本身就表明了不同的学派对国有银行(企业)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