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从可持续性角度分析美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逆差(4)

2017-09-27 01:07
导读:所以削减财政赤字并不一定奏效,另一个措施就是美元贬值。问题是,为纠正美国经常项目逆差所需要的美元贬值程度是多少﹖根据Obstfeld和R

  所以削减财政赤字并不一定奏效,另一个措施就是美元贬值。问题是,为纠正美国经常项目逆差所需要的美元贬值程度是多少﹖根据Obstfeld和Rogoff(2004)的估算,要弥补美国巨额的经常项目逆差,至少需要美元实际汇率下跌50%。名义汇率的贬值很可能要远远大于这个幅度。另外根据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IIE)估计,美元需要比2002年最高水平贬值30%才能将经常项目逆差减少到GDP的2%-3%。但是,如果美元大幅度急剧地贬值,可能会导致美国国内物价上升,投资者抛售美国股票和债券,资本流入减少,长期利率上升,消费投资减少,进而影响美国经济,这是美国所不愿意看到的,当然对世界经济也是一个灾难。
  既然美国不愿意看到美元对主要货币都大幅度急剧贬值,一个解决贸易逆差的办法是迫使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美国方面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最大理由是美中之间的巨大贸易失衡。根据美国普查局的资料,从2000年开始,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商品贸易逆差产生地。2004年美中之间的商品贸易逆差达到了1620亿美元,占美国全部商品贸易逆差的24%。1995-2004年的十年之间,美中商品贸易逆差增长了将近4倍。
  但必须指出的是,即使人民币升值并不能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如果单单是人民币升值,而美国政府财政赤字和私人借贷消费的状况没有改变,那么结果只能是“其它国家”中与中国处于竞争状态的国家的出口替代了中国商品对美国的出口,并转由这些国家继续为美国的财政赤字“买单”而己,同样无法解决美国经常项目巨大且不断增长的逆差问题。如果人民币升值,因向美国更加容易地进一步要求东亚其它国家货币也对美元升值,整个东亚(美国主要的贸易顺差地区)的货币都对美元升值,情况将会怎样﹖这种情况下,东亚的经常项目和官方储备将减少,从而流向美国的储蓄将显著减少,除非美国财政赤字同时显著减少,否则美国利率将急剧上升,美元将急剧下跌,高利率将挤出美国的生产性投资和消费支出,以便释放出更多的国内储蓄为美国财政赤字融资,美国经济将因此急速地陷入经济衰退。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作为一个“大国经济”,美国巨大且不断增长的经常项目逆差反映了全球储蓄结构的巨大失衡,这种全球经济的失衡己经到了必须进行调整的时候了。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问题不是孤立的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全球经济问题,是由全球储蓄结构失衡造成的,既与美国的财政赤字有关,也与东亚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汇率政策有关。要实现美国经常项目逆差的平稳而有序的调整,需要国际间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和共同努力。单单通过削减美国财政赤字,或单单通过人民币升值,都不足以解决美国经常项目巨大且不断增长的逆差问题。[4]■
  
  注释:
  
  ① 详细的推导过程参见[美]奥博斯特弗尔德、若戈夫,高级国际金融学教程,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19页。
   ② 关于复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研究,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召开了Revived Bretton Woods System A New Paradigm for Asian Development的学术会议,参见http煟/www.frbsf.org/economics/conferences/0502/,2005年2月4月。
  
   参考文献:
  
   [1] Nouriel Roubini and Brad Setser The US as a Net debtor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US External Imbalances
   [2] Catherine L. Mann Perspectives on the U.S. Current Account Deficit and Sustainability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Vol.16 p.131-152 Summer 2002.
上一篇:中美两国商业银行特许权价值及影响因素的比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