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机制建设中的若干问题(5)
2017-09-27 06:39
导读:综合上述分析,笔者尝试性地提出一种国内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机制建设的实施路径,暂且可以将其概括为“先贷款、后存款,先本币、后外币,先传统业务
综合上述分析,笔者尝试性地提出一种国内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机制建设的实施路径,暂且可以将其概括为“先贷款、后存款,先本币、后外币,先传统业务、后复杂业务”。具体说来,就是在机制建设的启动初期,可以先以人民币贷款业务为重点。围绕人民币贷款业务的定价方法、定价系统和定价机制主题加快建设步伐,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取得突破,从而探索和积累出一套成熟的解决方案。该方案的实际运转,不仅有利于解决一般商业银行目前最急迫的问题,锁定银行损益表中的大块盈利来源,也有利于为日后利率定价机制建设的全面推进积累经验。在此基础上,逐步向存款业务,进而向外币业务推进。当商业银行传统的本外币业务全部纳入到利率定价机制管理范畴中的时候,可以预期衍生金融交易等复杂金融工具的定价方法和理论也会逐渐为国内商业银行所了解和掌握,到那个时候,相信国内衍生金融交易市场也趋于成熟。此时,再集中力量解决衍生金融交易等复杂业务的定价机制建设问题,则有可能水到渠成。
六、关于复杂金融产品定价机制建设
所谓复杂金融产品,按笔者理解,主要指衍生金融交易以及以衍生金融工具为基础形成的组合金融交易产品。相比传统的贷款业务,此类产品具有市场风险程度高、损失影响深远的特点。从银行业的盛衰历史来看,由于衍生金融交易风险失控导致银行整体经营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英国巴林银行的例子就是典型之一。为了控制市场风险,此类产品要求对市场的任何变化都要做出及时反应,因而其定价机制也大大有别于传统的银行业务。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由于复杂金融产品的风险大、影响大,一般来讲,商业银行对此类产品的风险控制机制也有较高的专业要求。比如,前、中、后台相互分离的机制,盯市机制,交易限额机制等等。因此,此类产品的定价机制及其所发挥的作用,与上述种种风险控制机制之间到底是何种关系,必须加以理清。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一般说来,复杂金融产品对于商业银行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作为资产负债管理的对冲工具,二是作为自营交易工具,三是作为代客业务的交易工具。从理论上来讲,如果银行能够对上述三种复杂金融产品的用途和账务完全分离开,那么风险相对就容易识别和控制,相应的成本与收益也易于分析。作为资产负债管理对冲工具的复杂金融产品,由于其目标是对冲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账簿的风险,而不是盈利,因此,不存在严格的定价管理问题。只要它的操作符合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部门的管理规范、达到了既定的资产负债管理目标即可。对于作为银行自营交易工具的复杂金融产品,它的盈利来源于直接从市场上赚取的价差。为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及时对市场的价格波动做出反应。因此,它也不存在定价管理问题。约束它的是严格的交易限额机制和中台的盯市估值机制。如果说财务部门有介入的话,也主要体现在基于严格执行国际会计准则关于公允价值基础上的会计确认和计量管理问题,以及事后的利润实现和绩效评估问题。
现在看来,存在定价机制管理问题的,主要是作为代客交易工具的复杂金融产品。此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它的定价问题也超越了利率定价的范畴,而应该归属于中间业务定价的范畴。因为从本质上来看,作为代客交易工具的复杂金融产品,其对商业银行的利润贡献来源于银行对客户的报价和银行在市场上平盘价的价差(以及部分在银行内部对冲所形成的收益),而不是纯粹的利息收入。同时,一般来说,作为代客交易工具的复杂金融产品在业务发生时,银行只是履行代客交易的责任,并不需要(或者较少)动用银行自身的资产。这一点也符合对中间业务产品属性的界定。在这个范畴里,讨论复杂金融产品的定价,关键是要理清定价、报价和估值三者间的关系。笔者认为,此时定价主要是从覆盖成本、设定盈利目标的基础上来设定报价的规则;而具体的报价则可以由银行的交易部门根据市场的最新状况,在定价规则允许的范围内相机进行;估值则是交易中台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对所有持有头寸的价值按照市值进行的盯市重估,进而对交易头寸的风险状况给予评估和控制。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便可以进一步深入地分析复杂金融产品的定价机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