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营银行业发展分析(2)
2017-09-29 03:29
导读:1、民营银行受外部约束 (1)现有金融运行体制对民营银行发展的特殊限制。缺乏科学、有效的金融监管机制。对于我国现行的金融运行体制来说,由于尚
1、民营银行受外部约束
(1)现有金融运行体制对民营银行发展的特殊限制。缺乏科学、有效的金融监管机制。对于我国现行的金融运行体制来说,由于尚未建立起完善的,针对包括民营银行在内的商业银行监管制度和体系,金融监管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监管内容缺乏科学性,监管效率较低,缺乏对民营银行的监管措施等。在金融监管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如果贸然放松民营银行的市场准入,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将面临极大的挑战。一旦其不能及时、灵活的处理有关民营银行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整个银行体系的安全性将会受到威胁。
严格管制的利率制度的制约。我国长期实行管制利率制度,自1994年开始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目前已放开了外币存贷款利率,但人民币存贷款利率仍未由市场供求状况决定,仍属于管制性利率。这一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利率政策制约了民营银行的发展。
(2)民营银行存在与发展的配套环境不够宽松。缺乏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民营银行作为一种具有新型金融产权形式的金融机构,它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在资金来源上,能否吸收足够的公众存款直接影响到它的生存,由于我国尚缺少一个保障公众利益,防范信用风险的风险防范体系,因此,民营银行在吸收公众存款上存在一定困难。而这一困难的存在势必会影响民营银行的生存。从资金运用上看,由于社会信用环境存在问题,道德风险的存在,企业欠贷不还,逃废债务等现象,直接影响了银行贷款的收回,导致不良贷款大量上升,必然会影响民营银行的发展。
配套的法制不够健全。市场经济要求走法制化的道路,那么发展民营银行必然要求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而目前,我国有关民营银行的准入、监管和退出法规尚未建立,只要配套的法规不健全,民营银行的“正效应”就不能正常发挥,甚至可能向社会转嫁风险。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2、民营银行存在内部缺陷
(1)经营业务同质性的不利影响。从银行业的特点来看,银行经营的对象是货币,银行的金融服务具有同质性的特征。民营银行与国有银行基本上提供类似的金融服务,它们之间具有业务和资金趋同的特点。同时,由于对于民营银行来说,在发展初期阶段,往往采取存款导向型发展战略,即便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由于极易被模仿且受网点规模的制约,难以通过差异化服务从国有银行手中夺取资源,这也就制约了民营银行的发展。
(2)规模、信用劣势的客观存在。与国有银行相比,民营银行在市场份额、规模与信用上处于劣势。首先,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国有银行几乎垄断整个金融市场,加之其有庞大的分支机构网络,雄厚的资金实力和长期人力资源的积累,使民营银行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其次,国有银行以国家信誉担保,而民营银行完全是按市场化原则运作,对于广大居民来说,其信用程度远远不及国家信用。
三、扫清障碍,促进民营银行发展的对策研究
1、完善外部环境
(1)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为了解决民营银行由于信用劣势,存在吸收公众存款难的问题,在治理我国信用环境,推进民间信用体系建立的同时,有必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这样,将使存款人的利益受到保护,从而有利于提高民营银行在公众中的形象和信誉,便于其业务的开展。同时,也将为民营银行的退出提供保障,解决因民营银行的破产、倒闭引起金融风险和社会不安等问题。
(2)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优化民营银行的政策环境。提高金融监管效率,建立科学有效的金融监管体制。由于民营银行透明度较低,金融监管缺乏有效性,容易积累金融风险,引发金融危机。因此,要使民营银行健康发展,必须改革现有的银行监管体制,使完善金融监管和发展民营银行同步进行。为此,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要依法实施监管。二是要根据金融创新的最新发展,不断完善金融监管指标和措施,丰富监管的内容。三是充分运用金融稽核手段,将现场监管与非现场监管相结合,形成科学有效的监管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