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高盛投资银行业务:经验与借鉴

2017-10-02 03:44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高盛投资银行业务:经验与借鉴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摘 要
摘 要随着金融业的发展,以高盛为代表的国际大投行的业务范围已从传统的承销经纪、并购等业务扩展到信贷、直接投资、衍生产品、风险管理等领域,它们通过承销、并购与融资、风险管理业务的结合,全方位满足客户需求并提高投行的综合收益。国内商业银行在开展投资银行业务时,也应借鉴国际投行的先进思路,在分业监管和风险隔离的前提下,发挥融资优势,最大限度地实现贷款业务与投行业务的交叉销售和互动发展,尝试采用双客户经理制加强营销,强化为企业客户的直接融资服务功能,促进投行部门和市场交易部门的分工与配合,并加强投行研究队伍建设,强化团队精神。   关键词:高盛公司;投资银行;商业银行;收益结构;综合金融服务  2006年11月,中国工商银行和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在美国纽约高盛总部举办了投资银行业务高级培训班。工商银行总行投资银行部、城市金融研究所、董事会办公室主要负责人以及北京、上海、浙江等分行主管领导参加了培训。培训课程涉及投行业务发展战略、经营理念及各项主要业务,包括投行业务总体介绍,投行客户营销及交叉销售,并购业务发展趋势及案例分析,直接投资业务及案例分析,承销业务,银行业与其他金融业、能源业发展趋势,企业文化、媒体关系及投资者关系等。双方就行业发展趋势及具体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讨论了如何在重组并购业务等投行业务中,综合利用直接投资、贷款等多种融资安排手段和风险管理能力,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获取包括顾问费、融资安排费及风险管理费在内的综合收益,以投行业务带动融资业务,以融资业务促进投行业务的开展。本文将介绍本次课程培训所反映的高盛投资银行业务的经验及其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启示。  一、高盛集团简介  (一)历史沿革  高盛1869年创立于纽约,在以合伙人制度经营了 130年之后,于1999年5月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公司总部设在纽约,在全球二十多个国家设有分部,并以香港、伦敦、法兰克福及东京等地作为地区总部。截至2005年底,高盛有2.24万名员工,总资产为7 068亿美元,负债6 788亿美元,股东权益为280亿美元。总资本(包括股东权益和长期债务)为1280亿美元,2005年权益回报率(ROE)达到21.8%。  (二)业务结构  高盛的业务分为三大板块:投资银行、交易与本金投资、资产管理与证券服务(见图1)。板块的划分标准主要包括服务类型的相似性、服务提供方式、服务的客户类别和受到的监管环境等。事实上,业务板块划分与组织机构设置并不完全一致,每个板块可能包括多条业务线、多个部门的贡献。2005年这三大板块的营业收入(在扣除营业成本、税收等之前的收入)分别为36.7亿美元、163.6亿美元和47.5亿美元。在这三大板块之下,高盛业务又可分为五大业务线:投资银行、交易、本金投资、资产管理、证券服务。五大业务线主要由投资银行部,固定收益、货币与商品部,股权部,商人银行部,投资管理部以及涉及证券服务的各部门负责。  投资银行业务主要包括并购重组财务顾问、承销业务,以及相应的贷款安排、融资服务等。交易业务主要是为客户提供固定收益产品、股票产品、衍生产品的经纪、做市商服务。本金投资(Principal Investment)是动用高盛自身资金进行的投资,又可分为私人本金投资(private principal investment)和公共本金投资(public principal investment),前者主要由商人银行部通过私人权益投资基金(如Goldman Sachs Capital PartnerⅥ)对企业、房地产、公共设施等进行的直接投资,后者则主要是指由于IPO承销、并购投资等二些公开交易而持有的投资。资产管理主要是为机构投资者、富有个人提供资产管理服务。而证券服务则主要为共同基金、对冲基金、养老基金、其他基金以及富有个人提供大宗经纪服务 (prime brokerage)、融资融券服务,主要是利差收入和经纪费收入。  (三)收益结构  如表1所示,在按业务板块划分的营业收入(Revenues)中,交易收入是占高盛收入比例最高的一部分, 2005年总共达141.3亿美元,其中固定收益、货币及商品交易占总营业收入的34%,股权交易占23%左右。高盛的投资银行业务主要包括并购财务顾问及证券承销。 2005年投资银行营业收入为36.7亿美元,占总营业收入的15%左右,其中并购顾问收入为19亿美元,占总营业收入的7.7%,承销收入为17.66亿美元,占营业收入的7.1%,债务产品承销收入要高于股权产品收入。资产管理营业收入约为30亿美元,占总营业收入的12%左右。2005年底共管理5 320亿美元资产,其中货币市场基金1 010亿美元,固定收益和外汇基金1 590亿美元,股票型基金1 580亿美元,其他投资基金(如对冲基金、房地产基金、私人权益基金等)1140亿美元。本金投资收入22亿美元,占比9%。证券服务收入约18亿美元,占比7%。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收入中包括了分摊到各个业务板块的净利差收入。  高盛2005年员工工资和福利为116.88亿美元,约占营业收入247.82亿美元的47%,人均达到52万美元,这也体现了人员费用是投行中比例最大的一项。  (四)组织结构  高盛采用了事业部制,管理委员会是最高管理机构,下面设投资银行部,固定收益产品、货币及商品部,股权部,商人银行部以及投资管理部5个业务部门;另外还设有全球投资研究部,人力资源部,总裁办公室,法律、合规和管理部以及运营、技术和财务部等5个支持部门。高盛采用事业部和地方总部相结合的矩阵式管理结构,业务线的作用相对较强。以投资银行部为例,部门设有首席运营官和首席财务官,下面有美洲、欧洲、除日本外的亚洲、日本等四个地区分部,往下再按照行业、国家和产品进行细分。  二、高盛投资银行业务战略及服务模式  (一)投资银行部组织划分及战略  2006年高盛投资银行业务线在全球有2 000多名投资银行人员,35个办事处。高盛的投资银行业务线主要按照行业来分工,各行业团队负责相应行业的并购、承销等各项业务,主要分为消费品/卫生保健、工业/自然资源、金融机构、技术媒体和电信、房地产、金融赞助等六大行业组;此外,高盛还将融资团队纳入投资银行部内(见图2)。高盛的融资团队已经不仅仅是提供证券承销,而是将股权、债权及各种融资工具和产品整合在一起。  (二)融资与投行业务的互动运营  高盛以并购顾问和承销为主的投行服务主要针对大型优质客户,并且通过专门的客户关系部门投资银行服务部(IBS)来寻找和挖掘业务机会(见图3)。高盛从全球400多个合伙人中选出80多位作为投行业务经理(IBR),定期同3 000多家客户进行沟通,拜访客户的高层,发现并创造投行业务机会。由于投行业务经理有较高的地位和较为丰富的业务及营销经验,因此能够直接同客户高层进行会谈,获得直接的业务需求。  高盛在发展业务过程中,注重发挥自己在融资、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在遇到好项目的时候,还进行直接投资,获取更高的综合效益。  除了按照行业来划分团队之外,高盛近年来一个重要结构重组活动是将融资团队纳入投资银行部内,高盛认为这样可以加强融资领域与承销、并购和顾问等业务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利用投资银行部的重要关系网以及融资团队的专业产品知识,可以加强企业银行业务的工作效率,并为客户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如尽早进行讨论,可以产生更多整体性和创新性的方案,为公司创造额外收入,等等。  从融资团队的工作流程来看,在并购、承销等业务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融资小组配合(见图4)。比如在并购交易初期需要过桥融资的时候,可以通过高盛自有资金为主的William Street基金直接提供贷款或贷款承诺。当并购交易基本完成并需要长期融资的时候,信贷资本市场承销团就安排债券承销或银团贷款。在电力、天然气、石油等一些行业的并购中,还需要利用掉期、期货等衍生工具进行风险对冲和风险管理,此时融资团队中的掉期市场营销组就可以加入。在整个过程中,融资团队还同投资银行部外的固定收益、商品交易部门紧密合作,了解市场信息并进行合理交易。   三、高盛的承销、并购与直接投资业务  (一)承销业务  股票承销业务作为投资银行的核心业务之一,一直是高盛重要的收入来源,2005年股权承销收入为7亿美元,占总营业收入的3%左右。随着美国本土市场大型优质IPO资源相对逐渐减少,IPO在美国市场的重要性近几年来有所减弱,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成为高盛拓展 IPO业务的重要领域。欧洲一些家族企业逐步上市也是承销业务增长的来源之一。此外,与并购、业务扩张等相关联的新股发行、可转换债券发行等是承销业务的另一重要来源。  债务产品承销安排也是高盛承销业务的另外一个核心,2005年债务产品承销收入为10.6亿美元,占总营业收入的4%左右。当前债务产品承销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国债、企业债、金融债、MBS/ABS、商业票据等债券品种的承销,而是包括了银团贷款、信贷衍生工具等领域的承销。目前承销业务已经同贷款安排、直接投资、并购等领域的业务紧密结合起来,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上一篇:财产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