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增值税看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2)
2017-10-15 01:26
导读:例如:某企业×月份发生逾期未退的出租出借包装物押金58 500元(适用增值税率为17%),此时,其增值税会计处理为:①产业企业。借:其他应
例如:某企业×月份发生逾期未退的出租出借包装物押金58 500元(适用增值税率为17%),此时,其增值税会计处理为:①产业企业。借:其他应付款——包装物押金58 500;贷:其他业务收进50 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 500。②商品流通企业。借:其他应付款——包装物押金58 500;贷:营业外收进50 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 500。
二、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区别
1.目标上的区别。财务会计依据的是《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其他有关会计制度,企业可按上述准则和制度的规定,选择适当的会计处理,向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相关各方(如企业所有者、债权人、顾客、政府治理部分、公众等)提供财务报告;税务会计是以税法为依据来核算企业的收进和本钱,税法往往体现了国家对国民收进再分配的方针和比重。可以看出,税务会计主要是为依法纳税服务的,其信息使用者是税务部分。由于财务会计遵循准则来进行会计核算处理,准则中规定的各种方法均可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会计处理结果具有一定的弹性,而税务会计则按税法的要求进行处理,这就使得税务会计的必须与税法的要求严格保持一致。
2.核算基础的区别。财务会计是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的,此原则最明显的结果是,会计上的收进不即是企业可支配的现金流进,会计上的用度也不意味着企业的现金流出。同样,企业当期的会计利润也不代表当期可支配的现金净资产。税务会计一般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具有以实际收到现金为标准的要求和规定,较客观和明确,既操纵简便,又可防止偷税逃税。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3.构成要素及等量关系式的区别。财务会计的六大要素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进、用度和利润,其等量关系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收进-用度。税务会计的要素是应税收进、扣除用度、纳税所得、应纳税额,其等量关系式为:纳税所得=应税收进-扣除用度;应纳税额=纳税所得×适用税率。
三、财务与税务会计的联系
1.税务会计的信息以财务会计的信息为基础。现实中,通过的财务会计系统,企业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备的企业财务活动“资料库”,该“资料库”为企业对外编制财务报告提供基本的“素材”。同时,该“资料库”也具备着企业进行税务会计处理的基本“素材”。从国际上看,大多数国家都以企业的会计利润为基础,再按照税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必要的调整。我国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项目表”就说明了这一点。
2.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协调终极将反映在企业对外编制的财务报告上。由于任何税务会计处理均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而这种影响必然反映在财务报告中。如企业所得税会计中,为了处理时间性差异,企业要设置“递延税款”科目,该项目可作为企业的长期负债列示,也可作为企业的长期资产列示。
四、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如前所述,现行会计制度的有些规定,由于受税收制度的影响,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如,对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销售商品或货物的,只要开出结算凭证,即使销售款尚未收到,也视作销售收进,导致销售收进虚增。再如,坏账预备的提取比例、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是非等与国际会计规定相比较,都有较大的差异,从而导致企业一部分利润虚增,同时,也不利于企业自身的生存,而这些完全可以通过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加以解决。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1.二者分离的必要性。①通过分离,有利于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惯例接轨,进步会计信息质量。②有利于真实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既不影响国家税收,又可避免因虚增的会计信息给企业决策带来负面影响。③有利于会计改革。会计改革应为微观治理者、宏观治理者及股东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而不是为税收改革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