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中的治理协同效应及实在现(2)
2017-10-15 01:37
导读:治理协同效应的实现 深进理解治理协同效应的作用机理为实现治理协同效应提供了条件,在具体的操纵过程中还需要留意以下方面的题目。 (一)选择合
治理协同效应的实现
深进理解治理协同效应的作用机理为实现治理协同效应提供了条件,在具体的操纵过程中还需要留意以下方面的题目。
(一)选择合适的并购对象
并购前对并购对象进行认真筛选意义重大。优秀的治理职员是一种稀缺资源,但假如他们发现被并购企业的题目比较陌生,则有发生负协同效应的潜伏危险。这主要是由于跨企业、跨行业间治理能力的转移存有不同程度的障碍。如表1所示,横向并购是最易获得协同机会的,而在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中企业则应该非常的谨慎,以防因高估协同的效益而陷进协同的陷阱。
(二)通过人力资源的整合实现治理资源的转移和衍生
人力资源是企业治理能力的载体,是知识与能力的体现。因此,并购过程中人力资源的整合就显自得义重大。
1.确定客观有效的人力资源治理程序。并购发生后有效的人力资源治理程序应尽快制定,并及时做出新的任命;假如公司是公然上市交易的,和股票有关的报酬则可用来激励雇员在新企业中拥有股份和增强责任感,这些都是减少不确定性和留住重要人才的重要措施。
2.实现知识的内部转移,建立内部人才市场衍生新的治理资源。治理能力的转移实质上是知识的转移。但知识都有自己的产权,习惯上人们不愿意拿出自己的知识与大家分享,即存在知识共享的“习惯性防护机制”。针对该题目,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激励和协调机制,使员工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传递与受让的过程中,通过共同学习、培训等手段以实现知识的扩散、转移与共享。
内部人才市场是并购企业间实现人才交流与共享的一个平台,这里需要留意的是人才的整合和调配不能简单靠行政手段解决,而要遵循一定的市场化规则,行政命令只能充当规划、引导和仲裁的角色。当一方企业的人才流进另一方时,知识的流出不一定会使知识的存量减少,而知识的流进则会使知识存量增加,因此在公道的人才活动的条件下,知识的转移会增加整体知识的存量,从而衍生出新的治理资源和促进治理能力的整体进步。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三)实现文化融合
文化的差异有可能给实现治理协同制造障碍,并购发生后要通过加强文化培训等手段来进行文化整合。但企业文化是一种融合文化,只要有利于发挥协同效应,有利于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就应该答应多元化的文化存在,因此应力求与并购企业员工建立伙伴关系,而不是单纯的对并购企业员工进行“洗脑”。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到兼收并蓄,“取长补长”。文化的融合保持了并购双方在文化上的一致性,治理协同效应才能有真正地从协同机会转化为现实。
参考文献:
1.安德鲁·坎贝尔,凯瑟琳·萨姆斯·卢克斯,任通海等译.战略协同[M].机械产业出版社,2000
2.赛罗沃,杨炯译.协同效应的陷阱[M].远东出版社,2000
3.侨卓,薛锋.公司并购中协同价值计算方法探析[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