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短期资本流动的成因、效应与对策(3)
2017-10-25 05:12
导读: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为应对投机冲击,智利政府对跨境短期资本流动实施了要求其交纳无息储备的管制措施,Quirk and Evans(1995)、Dooley(1996)和Edwards(1998)对此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为应对投机冲击,智利政府对跨境短期资本流动实施了要求其交纳无息储备的管制措施,Quirk and Evans(1995)、Dooley(1996)和Edwards(1998)对此进行了研究。结论认为,这种管制措施只能暂时地使国内资本收益率和国际资本收益率分离,但投资者总会找到新的办法摆脱这种限制,管制最终还是无效的。而McKinnon(1993)则认为,对于资本管制的有效性问题并不能简单地一概否定;只有在宏观经济平衡和审慎的银行监管与调控在内的所有其他因素都是安全的情况下,资本项目管制才能完全放开。
4 结语
首先,一方面必须看到,影响跨境短期资本流动的现实因素是多方面的,在具体研究过程中需要做综合的考量,另一方面,就可观测和具有可操作性的一些变量来看,例如汇率报酬、国内外利差、资产价格的波动性等,它们和跨境短期资本流动之间在我国现阶段有着怎样的动态作用机制和实际效果?这一课题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应该是目前乃至此后较长阶段内相关研究的重要突破方向。
其次,就对跨境短期资本流动进行审慎监管的有效性和必要性来看,不同于金融市场体系发达的成熟经济国家,我国当前金融市场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均比较有限,金融衍生工具稀缺,金融创新手段不多,这一方面说明了我国金融市场的脆弱性,需要有合理的保护屏障,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金融市场的现实简单性,导致我国金融监管的实际效率,相对于成熟经济国家肯定要更高。所以,在可预见的中短期内,适当的资本流动管制仍然是必要的,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也宜于采取审时度势、循序渐进的原则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