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战略的治理对象探析
2017-10-31 04:04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财务战略的治理对象探析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一、传统财务战
一、传统财务战略对治理对象的界定及其存在的缺陷 财务战略的治理对象是财务战略工作的直接作用对象,它的界定恰当与否直接到财务战略工作的效率与效果,进而影响到整个治理绩效的优劣。传统的财务战略理论对治理对象的界定是以资本以及围绕资本产生的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为核心的。这种界定方式突出地反映了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分工,夸大了财务战略工作的相对独立性,因此有利于进步财务战略工作的整体效率。但是,随着财务环境的变迁,传统财务战略理论对其治理对象的界定逐渐暴露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与矛盾,存在着以下一些缺陷。 1.以资本、财务活动及其财务关系为中心的治理活动是一种被动的机械式的治理活动。在整个治理活动中,财务治理职员这样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基本上处于一种从属的地位,不利于充分发挥财务治理职员的能动性与创造性。 2.传统财务战略理论对治理对象的界定是建立在分工观念的基础上,过分夸大了财务战略的相对独立性,这一特点轻易导致财务工作与企业其他治理工作之间产生权利、利益等方面的冲突,从而引起内部交易用度上升与企业整体绩效下降。 3.从理论的角度看,对财务战略的治理对象这样的界定与一般意义上的财务治理对象有较大程度的重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一般财务理论与财务战略理论还未形成充分的融合状态,从而导致形成的理论带有浓厚的基础理论特色。战略理论是以企业的资源与能力为治理对象,资源与资本等简单的生产要素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能力则是专业性、独特性更强的治理对象。培育企业独特的资源与能力已经成为企业治理工作的核心,对简单的生产要素的治理则是企业基础性的工作。假如财务战略没有自己独特的治理对象,一方面轻易造成工作的重复,另一方面则轻易使治理职员对财务战略的价值产生怀疑,因此不利于财务战略理论的。 总之,传统财务战略理论对治理对象的界定轻易导致企业财务战略工作停留在基础性层面上,同时也导致了财务战略理论的滞后。
二、新时期对财务战略工作的要求 1.人们对企业的熟悉正在从职能观向资源观与能力观方面转化,企业必须对它所能支配的一切资源及其各项职能进行有效的整合,进步资源的专用性以及各职能之间的协调性,以促进核心能力和竞争上风的形成。财务固然不能直接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但它对核心能力的培植、形成、维持及发展均有直接的影响,而且财务也可以培育自己的职能性能力,发挥自身的上风。 2.企业内部治理成为决定企业经营效率和长远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制度因素,企业必须处理好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权责、利益安排,形成公道的制度,确保企业理财活动以及其他各项治理活动的制度效率。由于资本代表着一定的控制权,因此财务治理从这一角度看也是研究控制权公道配置的一门学科。随着资本内涵的扩大,人力资本也成为财务治理研究的对象,所以财务治理必须处理好实物资本所有者之间以及实物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权利的安排。 3.经济全球化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加剧了企业理财环境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企业必须具有高效应对理财环境变化的能力。环境变化既可以给企业带来机遇,也可以带来危机。企业能否把握机遇和处理危机,取决于其是否具有相应的能力。能力越强,企业在变化多真个环境中生存的可能性就越大,由于具备了相应的能力,企业对环境变化的原因与趋势的熟悉会更加透彻,治理职员可以主动地采取策略有效地适应环境,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环境的变
三、财务战略的治理对象——财务资源与财务能力 1.财务资源的概念与。 财务资源是指企业所拥有的资本以及企业在筹集和使用资本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独占的不易被模仿的财务专用性资产,包括企业独特的财务治理体制、财务与决策工具、健全的财务关系以及拥有企业独特财务技能的财务职员等等。财务资源与资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又不完全等同于资本。财务资源比资本具有更丰富的内涵。 首先,财务资源包含资本,资本是财务资源中最原始、最基本的一种形态,其他财务资源的形成均是建立在资本的基础之上。但是由于资本具有最强的同质性,因此,在独特的核心能力的形成过程中,资本的作用只是基础性的与支持性的,而不是决定性的。 其次,与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建立的财务关系也是财务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资本相比,财务关系的差异性与专用性有所进步,不同企业拥有不同特点的财务关系,对企业财务工作的也具有不同特点。 第三,企业独特的财务机制与具有优秀的特殊素质的财务职员(严格地说是财务职员所拥有的人力资本)是企业财务资源的高级形式。由于企业的财务机制与财务职员的要受到企业的组织形式、企业文化、领导风格等多种因素长期的影响,因此其差异性与专用性在所有的财务资源中是最强的,对企业独特的核心能力与相应的财务能力的形成也具有最强的影响力。 从财务资源的种类及其特点中可以看出,资源的同质性越强,越便于活动,但其专用性则越低,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的作用也越低;反之,资源的专用性越高,其活动性越低,但对核心能力的形成却具有更强的作用。在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对财务资源的专用性具有不同的要求。在企业的初创期,生存的风险很高,因此必须确保财务资源具有较高的活动性,而不能过分夸大其专用性;在企业的成长期与成熟期,一方面由于企业已经拥有了比较充足的资本,另一方面,竞争的日趋激烈促使企业采取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因此企业必须留意逐渐进步财务资源的专用性,以确保形成自身独占的财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