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困境及对策
2017-11-02 02:27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我国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困境及对策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要】由于目前我国
【摘要】由于目前我国贸易银行的长期贷款迅速增加,银行资产的活动性迅速下降,加之货币市场基金的迅速增长,加速分流了国内贸易银行的存款,进一步加深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中小企业所需资金,需要通过一种新型的融资工具来获得,即我国中小企业运用资产证券化融资。这个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题目。有些是企业自身的题目,也有些是由于国家原有的政策法规不适合新型融资工具而阻碍了推行资产证券化所带来的题目。对此,我们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 资产证券化融资困境 对策
中小企业题目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非常重视的题目。随着我国进进“WTO后过渡期”,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和深进,我国不仅迫切需要一批大企业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确保国家经济主流发展,同时也需要更多的中小企业来为大企业产业链提供必要的、优质的零部件配套服务和为国家分担市场竞争带来的社会压力。近三年来,我国把近50%的国内生产总值用在了国内工厂的建设和设备的购置上,这样的投资数额居全球之最,甚至超过了计划经济时期的投资水平,这样宽口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信贷。
从货币供给的角度看,2005年,广义货币M2的增速进步(从当年1月份的14.13%上升到8月份的17.34%),狭义货币M1的增速下降(同期,由15.32%下降到11.5%),导致货币活动性(M1/M2)比例下降。这一指标表明,企业活动资金、社会资金供给趋紧。银行信贷趋紧与股市长期低迷形成的融资约束,已不仅表现在微观层面上,而在宏观层面上也呈现出来。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陷进困境,这大大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一、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新思路——资产证券化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打破金融瓶颈需要金融创新,创新需要进步整个金融体系的资产活动性,进而拓宽抵押资产来源。创新的关键步骤在于实现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实现了资金、技术与治理的结合,把投资者、风险资本家(中介机构)和企业治理层三方纳进同一系统,建立一套以绩效为标准的激励机制,从而有效避免了股权融资中所有权对经营权的弱化而产生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同时也摆脱清偿权融资中投资者对企业激励的弱化。大大降低了企业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在机制上更好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题目,明显进步了融资效率。通过资产证券化,货币活动性将得以进步,金融与实体经济两大齿轮间才会注进充足的润滑剂,“宽货币、紧信贷”的金融困境才能逐步舒缓。
二、制约我国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因素
1、内部因素
首先,中小企业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财务状况缺乏透明度,财务信息公然程度远远落后于大型企业,造成市场对信息的有限需求得不到满足。相比较而言,大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信息、以及其他信息的公然化程度及真实性远高于中小企业。银行自然愿意向大企业贷款。
其次,风险和本钱偏高。银行的首要目标是安全性、活动性和收益性。中小企业的高倒闭率和高违约率(据工商部分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订立的合同约40亿份,合同标的100万亿元,但是均匀履约率只有50%左右),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使得银行难以遵守安全性和收益性原则,导致银行不愿放贷。据统计,中小企业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贷款频率是大型企业的5倍,而均匀贷款数目仅占大企业的0.5%,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信息本钱和治理本钱是大企业的5-8倍,且对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远远大于大型企业,所以,银行对中小企业存在着严重的惜贷现象。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2、外部因素
首先,所有制歧视。我国中小企业实际上是一个复合群体,既包括国有中小企业、集体中小企业,还有大量的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等。同为中小企业,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却受到不同的待遇。大部分的银行贷款给了国有企业,其次是“三资”企业,私营企业得到的贷款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