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贷款的风险及防范(2)
2017-11-02 02:30
导读:总之,高校贷款负债越来越多,轻易引发财务风险。高校资产负债率偏高,收进增长空间有限,偿债能力极其弱小,一旦资金链开裂,将引发风险。高校的特殊性质
总之,高校贷款负债越来越多,轻易引发财务风险。高校资产负债率偏高,收进增长空间有限,偿债能力极其弱小,一旦资金链开裂,将引发风险。高校的特殊性质决定贷款风险终极将转化为财政风险,加大政府监管控制力度迫在眉睫。
三、高校贷款的调控
(一)高校要做好风险预警
高校要果断防止脱离实际大搞建设形成债务风险,果断反对一切追求奢华、超标准的浪费行为。贷款高校必须基于财力可能制订学校战略规划、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
校园建设规划,在总体规划之下,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偿还能力,确定贷款项目及适度的贷款额度。高校切不可把利用贷款作为融通资金的主要方式,要在切实加强治理、进步资金使用效益上动脑筋、想办法,充分挖掘内部潜力,整合现有资源,公道调度资金,通过自有资金的有效运作,减少贷款额度,降低贷款本钱。
高校还应建立贷款风险防范预警机制。高校要国家有关贷款政策和资金市场的供求情况,根据国家政策和资金市场利率走势以及项目建设进度,制定、公道的资金使用方案,通过优化贷款资金结构,降低贷款本钱,减少财务风险。制订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按照贷款本息回还的时间、额度要求,公道安排调度资金,避免因资金周转困难而出现延期还款损失。贷款高校要建立健全内部监控制度,充分发挥审计、监察、工会等部分的监视作用,对贷款项目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监控。贷款资金治理领导小组应定期对贷款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和评价,对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的项目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进和纠正。
(二)银行要加强风险防范
高校可分为三个基本层次,即“211”工程院校、省级重点高等院校和大专院校,由于各高校在学生分配、生源、财务收支、声誉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高校贷款在不同学校的风险程度及综合回报是不同的,银行应对各高校区别对待,严格控制高校准进,并将营销重点定位于前两位。贸易银行要规范自身的行为,有效控制对高校贷款总量,公道调整结构,实行差别政策。综合考虑对高校贷款总量和比例,适度控制高校贷款的规模,在积极优化存量贷款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和用好增量贷款;从银行内部来说,要加强内控治理,规范业务操纵,严格高校贷款事前审批,完善贷后治理机制,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在放贷前对高校贷款规模、利率高低、还款期限、未来可预期收进和偿还能力等进行科学评估,控制总量、防范风险,使高校贷款从资金源头得到控制。控制不良贷款持续增加的局面。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三)政府要强化风险监控
政府面对高校高负债率的题目也作出了一些积极的动作。2004年7月,部与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责任制,加强银行贷款治理、切实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见》,对高校贷款的指导思想,贷款资金的使用方向和治理均作了具体规定,进一步加强了直属高校贷款行为的规范和资金治理。同时,还制定了《高等学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控制模型》,通过一系列指标测算,对贷款规模过大的直属高校给予风险警示。从2005年起,教育部建立了直属高校银行贷款审批制度,并在直属高校建立资金监控系统。未经批准擅自向银行贷款的,将追究学校及有关职员的责任。
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调控职能作用,加强对各级高校贷款资金治理和使用的监视,进步贷款资金使用效益。要确保高等院校的贷款专款专用,进步投资的使用效率,高度重视和加强对投资项目的审计监视。一是对每年投资的项目、规模进行反复论证,通过对现有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做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二是在贷前对高校用于基本建设的贷款投资项目,进行认真审核,认定其贷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确定贷款的额度;三是加强对贷款资金使用和治理的全过程监视,使贷款的资金完全用到贷款建设的项目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贷款投资资金的正确使用,才能避免国家财力的损失浪费,才能保证建设项目的完好完整,真正有利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