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负债筹资办学风险题目的探讨
2017-11-02 02:29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高校负债筹资办学风险题目的探讨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 要】 随着高等教
【摘 要】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各高校从银行筹集了大量资金用于办学基础设施的建设,银行贷款一方面为高校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又使高校承受着巨大的财务风险。本文对贷款风险的成因以及如何控制贷款风险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高等学校; 贷款; 风险; 治理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各高校为改善教学环境,增加教学设施、扩大学校着名度和影响力,需要不断加大资金投进。国家对高校财政拨款的增幅落后于生均人数的增幅,客观上来讲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投进不足,不能满足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向银行贷款已成为弥补资金缺口的主要途径。
一、高等学校负债筹资的原因
(一)学生人数的增加和住宿条件的改善要求建设更多的宿舍来满足食宿的需要
现在高校实行学生宿舍公寓制,加之对学生安全、健康的考虑,需要大规模购建新宿舍。同时,教师队伍也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而逐步扩大,高校教师住宿条件也急需改善。为满足多方需求,必然要扩建学校公寓及相关设施。
(二)教学条件改善
学生人数增加相应需要增加新的教室,原有的教学科研条件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教学科研的需要,必须对教学和科研场所进行扩建和改造,如计算机房的建设、运动场馆的修建等。
(三)建设新校区
随着近年来高校招生人数的急剧扩张,高校原有的占地面积、建筑设施已不能满足现实办学规模需求,很多高校只能举债筹资建设新校区。
(四)办学条件评估
教育主管部分通过“办学条件评估”,规定了高校学生的生均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下达的指标远远超过学校现实的承载能力,诱导和迫使高校扩建新校区。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五)高校争取贷款的有利条件
一是政府支持。政府需要高校加快发展,发展中的资金题目答应通过政府贴息贷款和贸易贷款解决。二是高校面向社会办学,进进“大众化”发展阶段。随着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增加,教育已成为一个特殊的行业具有较稳定的偿债能力和良好的声誉。三是科教兴国战略日益深进人心,高校经过长期的发展已具备一定的办学基础,有能力把学校做大做强,形成自己的“品牌”和“特色”,发展远景广阔,金融界对高校表现出浓厚的爱好,愿意给高校提供优惠贷款。四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高校负债办学展平了道路。
政府贴息贷款办学政策的出台,表明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又步进了一个良性发展的重要阶段。政策的含金量高,用好、用足、用活负债办学政策将会使我国高校教育事业产生质的奔腾。假如没有相应的政策,将会使起步较晚、出发点较低的西部大多数高校难以真正摆脱办学经费短缺的困扰。
二、高等学校贷款办学中存在的主要题目
(一)贷款宏观治理滞后
高校扩招后,教育主管部分首先关注的是扩大招生规模,鼓励学校多上新专业,尽可能多地招生。由于国家没有给高校扩招注进更多的资金,教育主管部分手中没有更多的钱来支持学校办学,只能尽量想办法帮助学校融资,对高校从银行贷款开始阶段,主管部分是持支持态度的,治理上也没有出台制度加以规范和指导。高校从解决自身大规模建设资金需求角度考虑,各自独立地向银行贷款,而且总是想办法争取银行提供优惠贷款。高校使用贷款的决策是自发、分散地由各高校自主作出的,贷款规模、贷款使用和治理基本上由学校自我控制。高校贷款在治理上存在着分散性,宏观统筹力度很小。随着高校利用贷款办学的规模越来越大,暴露的题目日渐增多,教育主管部分开始主动关注高校贷款治理题目。2004年教育部、财政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经济责任制,加强银行贷款治理,切实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见》,教育部专门制定了直属高校贷款审批制度。高校贷款的宏观治理才真正得到全面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