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经济责任制 加强高校财务治理
2017-11-02 02:29
导读:金融论文毕业论文,实行经济责任制 加强高校财务治理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 要 高等学校财务治
摘 要 高等学校财务治理体制是高等学校财务治理工作的核心,是组织高校财务活动和处理各种财务关系的一项根本制度。高校财务治理上存在的,提出要做好高校财务治理工作,就必须建立健全高校各级责任制,加强财务治理。
关键词 高校 财务治理 经济责任制
1 高校财务治理中存在的题目
(1)高校内部财务治理机制落后,跟不上产业的步伐。目前我国各高校受环境和体制的,财务运作方式改革的力度还不够,在观念上消费型占主导地位;在治理模式上,被动理财的局面还没有完全纽转。特别是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的经济活动已由过往长期靠经费拨款收进为主,发展到预算外资金收进比重越来越大,由于经费张罗的渠道多元化,资金项目繁多,产业、并存,而核算不同一,在治理上轻易造成混乱和困难。
(2)预算制定不规范,预算执行不力。有些单位无视预算,随意扩大开支范围,进步开支标准,甚至虚列支出,转移资金,滥发钱物。不少单位年终决算与年初预算偏差很大,根本反映不出预算执行情况,无法体现预算计划作用。有些单位制定预算缺乏依据,往往根据经验和历年的数据下决断,仅仅是应付财政部分的需要,远远脱离实际,使预算成为一纸空文。
(3)国有资产治理混乱,账实不符。目前资产治理在一些高校是一个薄弱环节,如“资产”意识薄弱,往往仅重视实物形态的财产物质治理,而忽略无形资产、活动资产和对外投资的治理。高校固定资产没有科学客观的考核指标,使用与监视脱节。
(4)财会职员素质低下。高校财务治理队伍中部分财会职员素质偏低,基本不够,业务不熟,基本技能差,工作能力不强,特别是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的能力较差,没有工作责任心,不遵守财会道德规范,这不仅影响了高校财务治理队伍的整体形象,也阻碍着高校财务治理的创新和水平的进步。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2 加强高校经济责任制的途径
经济责任制是一种在单位内部建立控制和监视制度的一种经济运行监视方式,也是人们通过所说的内部控制制度。高校经济责任制的本质就是通过会计控制和治理控制来达到学校发展的目标,达到学校改革、稳定和发展目的、达到学校具备更强的适应力和经济竞争力的目的。主要途径有如下几点:
2.1 实行校(院)长负责制
高校的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全面领导和管校的各项工作,理应对本单位的事务(包括财务事务)负责,这点在新《会计法》上的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新《会计法》第4条中明文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一规定明确了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也就是说高校校(院)长是高校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对学校的财务工作负有责任。应当说,明确高校校(院)长为本校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捉住了题目的关键,也是建立健全高校经济责任制的核心所在。
2.2 完善内部监视制度
《会计法》第27条明确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视制度,并且从四个方面对单位内部监视制度提出要求:记帐职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的相互监视,相互制约程序应当明确;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应当明确;对会计资料
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只有按上述要求建立健全了内部监视制度,才能保护高校资产的安全完整,进步治理效率,防止舞弊,控制风险。可以说内部监视制度与经济责任制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完善内部监视制度来促进经济责任制的健全。而经济责任制把内部监视制度进步到一个新的高度,财务职员不再是制度的附属品,而是明确了他们的责、权、利——不仅有责任,还有一定的职权和应有的经济利益。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2.3 多渠道张罗资金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高校要不断地进步的“造血”功能,千方百计开辟新的资金渠道,逐步进步创收水平,寻求高校自我发展的道路。鼓励各部分举办各种类型的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培训班,为社会培养大量的专门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