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算CFO(5)
2017-11-02 02:31
导读:败战篇 第八计走为上 原文: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也。 此计出自《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 当种种手段被暴露在阳光
败战篇 第八计走为上 原文: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也。 此计出自《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 当种种手段被暴露在阳光下的时候,这对于一些以作假为荣耀的CFO来说实为败战,唯一之计只有败走公司,等待公司查办。 当然,“走为上”对一些正直的CFO来说确是真正的“未***也”。在CEO对财报指手画脚的情况下,也有不愿意与CEO沆瀣一气的。今年3月份Wade Cook Financial公司的CFO辛西亚-布里顿主动辞职,当时该公司发表的声明称布里顿在公司供职了4年,现在需要好好休息一下。但是,随后该公司的审计委员会主席勒萨斯也提出辞职,勒萨斯在
辞职信中表示:“并非布里顿真的想辞往CFO的职务,而是由于她每次提出的建议都遭到了敌视、冷眼甚至威胁,她希看公司的财务状况能够更加透明,公司治理层能够在财务上更加有责任意识,但结果却招来了非议。”
九大活CFO 公司的几起几落以及近期的几次轰动世界的假账丑闻使CFO这一带着光环的职位渐渐为大众所熟悉。国内很多企业在改组时纷纷效仿,但各个企业间CFO的职责却大相径庭。在国外,CFO作为公司经营治理的关键人物,是团体财务治理的最高负责人,直接或间接地领导团体各级子公司的财务工作,在企业的行政体系里是仅次于CEO的第二号人物,很多公司的CFO还是董事会成员。 而在我国,CFO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企业的总会计师,是企业要求其能够对企业的战略治理和资本运营提供高水平服务的专家。实在,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在前苏联计划体制的基础上有了“总会计师”制度。当时的总会计师既要对国家负责,又要对厂长(经理)负责。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以来,我国企业总会计师大都要对总经理负责。有的企业的最高财务治理职员也叫财务总监,他们或是对董事会负责,或是对总经理负责,有些还需要对监事会负责。三资企业大多效仿国外的治理模式。固然国内外财务负责人的称谓不同,但财务治理者在企业中的地位有很大的进步,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正是由于如此,题目随之增多,且严重程度愈演愈烈。 那么,题目的根源是什么?什么才是CFO的真正职责呢?
1.加强本业技能 现在正处于一个经济转型时期,我们原有的会计制度,都是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之上。财政部花了很大的精力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会计准则。 但新旧制度的更替,使得会计找不到依据,各个公司就按照自己的意愿作出反映,给审计工作也带来难度。所以现在所谓的假账,很大程度上是这方面原因。 同时,CFO和其他执行财务的职员在衡量和监控财务结果时,往往会碰到技术障碍(包括传统的会计职能)。尤其在我国,加进WTO后要迅速与
世界经济接轨,近几年的财务制度和相关准则不断增加和修订,但精通中西方财务制度和准则的财务职员少之又少。因此,要想做好一名称职的CFO,不断巩固进步会计技术知识是一个尽对不可或缺的条件条件。
2.取得信任 对财务治理职员而言,最困难的挑战之一是与业务部分的治理职员取得一致,究竟业务治理职员对财务了解未几,经常对财务治理职员持怀疑态度。财务治理职员若要成为业务运作的有力支持者,必须真正取得业务治理职员的信任。
3.为其他员工提供培训 一个采购部经理希看降低原材料的单位本钱,便以大批量采购来获得较大的价格折扣,但他很轻易忽视公司因此而在存货方面大量投资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类似地,一个销售部经理为了签订一份
销售合同而给予客户较长的付款期限,却会忽视公司因此将在应收账款方面加大投资。所以,CFO和他的财务部分必须对业务治理职员进行培训,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具,协助他们做出更好的决策。但是,首先要克服来自文化方面的重大阻碍。业务治理职员通常以为财务经理过于技术化,不了解实际业务,只注重数字,甚至于业务治理者有时会敌视财务职员。这些文化观念使得财务治理者和业务治理者之间交流过少,理解不够。财务经理应该参观生产现场,参加生产会议,甚至陪同销售经理往拜会客户。